-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经》和谐思想
《道德经》和谐思想
言简意赅的《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余字,但是2500多年来,对它的考证、训诂、研究、诠释之作却汗牛充栋。它有过数以千计的注释者,除了最著名的河上公、王弼之外,竟然有多位皇帝的名字:梁武帝、唐玄宗、明太祖、清世宗等。这部书涉及哲学、政治、军事、医学、文学等诸多学科。《道德经》不单纯是宗教圣典,而是多位一体的处世宝典,更是被翻译成外国文字种类最多的中文书籍,甚至在20世纪的出土文献中它现身的次数也是最多的。从敦煌卷子、马王堆帛书到郭店竹简,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本传奇的旷世之作,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褪色变皱,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被人遗忘。其主旨思想的源头何在?冠用当今的流行词语答曰:“和谐”。顾名思义,和谐在任何一个时代的说法不同,但是它的意义却在相同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和谐是全人类共同期盼和追求的目标,事实上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个人的身心和谐。一旦失去了和谐,自然界失衡、社会失序、个人身心紊乱,谁都无法继续生存。
自古以来,道教就有着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促进和谐的优良传统,道教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道德经》强调和谐为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两个对立面,对立面的和谐统一是事物的常态。《南华真经》认为,人的道德修养,以“和”为目标,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人和、地和、天和。《太平经》指出,社会太平的出现,从根本上说,在于和气流行。《正一法文天师教戎科经》也指出,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国家社会、家庭伦理,和则安宁,不和则乱。关于如何促进和维护和谐的状态,道教经典中做了深入的论述,总的原则就是“顺应自然”,起点是人自身的和谐。
一、从致虚清静到身心和谐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是形容心境的洞澈清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原本是空明清虚的,但因一己私欲与外界的纷扰,使得心灵蔽塞不通,因此,必须透过守静的方法让我们的心逐渐恢复本来面目。正如《清静经》所说:“人心好静,而欲牵之。”由此可见,欲望是导致人心不清的根源,一个内心不清静的人无法感受到和谐的真谛。事实上一个人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超乎此的都属于奢侈品。它们的存在固然好,但是在我们拥有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奴役。现代人是活得愈来愈复杂了,在得到诸多享受的同时,却并不觉得幸福,拥有许多的方便,却并不自由。细细想来我们便会发现,人的肉体需要是被它的生理构造所限制的,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但他自己只有一个普通的胃;秦始皇筑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只有五尺之躯。每一种生理欲望都是会餍足的,并且严格遵循着过犹不足的法则。万贯家财带来的最大快乐并非直接的物质享受,而是守财奴清点财产时的那份欣喜、败家子挥霍财产时的那份痛快,凡此种种,都已经超出满足生理需要的范围了。人要奢侈起来是没有尽头的,奢华不但不能提高生活质量,往往还会降低生活质量,使人耽于物质享受,远离精神生活。:一个人在拥有名誉和地位之后仍乐于过简单生活,安守清静,进而证明了灵魂的高贵,能够从精神生活中获得更大范围内的身心愉悦。相反一个人在遭受巨大打击时,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更是难能可贵。苏东坡原来是朝廷大员,但因为政治的原因,朋友们都避得远远的,但他并没有因人生的失意精神不振,反而学会了欣赏不同的东西,品味人生不同的乐趣。有一次他跑到黄州的夜市喝酒,碰到一个浑身刺青的壮汉,那个人把他打倒在地:“你是什么东西,敢碰老子,你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怎样?”壮汉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苏东坡,而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却笑了起来,回家给马梦得写了封信:“自喜渐不为人知……”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人生境界,只有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之后,最后的味道才能让身心更平淡、更清静、更接近和谐。
二、从慈让一切到人际关系和谐
慈:慈爱,让:谦下,合二为一来讲就是处世之道。简单理解处世,就是人在社会上的一切活动。人是构成社会的细胞,相互之间的交往形成了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教历来就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道教对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的描述,正如《度人经》所说“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即所有的人发扬“虚怀若谷”的宽容和包容精神,不分亲疏,都互相仁爱友慈,和谐相处。这时我想到了《庄子?秋水篇》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庄子有个好朋友,名叫惠施,人称惠子。惠子当时就是个天下有名的雄辩家。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去梁国看望他。当时就有人跑去跟惠子说:“庄子这个人来这里,是要代替你做梁国的宰相的。”惠子一听,心里就害怕了。于是,就发动他手底下的入到全国去找庄子,一连找了三天三夜。他一定要找到庄子,千万不能让他直接见到梁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职业资格公路水运检测师水运结构与地基-水运结构与地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汽车营销实务项目五 车辆展示与介绍.pptx VIP
- 八上数学期末压轴题汇编.pdf VIP
- 田径运动会裁判培训课件.pptx
- 《水运结构与地基》考试题库资料大全-水运结构与地基(重点题).pdf VIP
- 商务英语口语精选.doc VIP
-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项目一.docx
- 住宅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64页 附图较多).pdf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 VIP
- 安谋科技-2023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供需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