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木偶艺术境遇给予中国现代动画启迪
传统木偶艺术境遇给予中国现代动画启迪
谈到木偶艺术,就必须了解传统木偶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根据《列子?汤问》的记载,周穆王时,有工匠,名偃师,带着他制作的倡优来见周穆王,这个倡的动作与真人一样,歌合律,舞应节。①这应该就是木偶剧的雏形――傀儡戏。后经历朝历代的沿革和演变,终形成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特色剧目――木偶剧。总体来说,它起源于周,发展于唐,鼎盛于宋②,却衰于今。
一、传统木偶剧的艺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研究木偶剧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木偶剧自成熟之日起,它所面对的受众对象就是全体人民。因此,这一幽默夸张的艺术形式在形成后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欢迎,而非某一特定人群。不过有一点可以说明的是,儿童对木偶更加喜欢,因为儿童更喜欢把木偶当做会说话、会表演的玩具。据唐?梁?《咏木老人》的诗歌记载:“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③这首诗充分写出了唐代木偶戏演出的逼真以及观赏者的感受。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唐代木偶剧已经非常兴盛,已经普及到了文人士大夫这一阶层。
传统木偶艺术的价值取向和艺术精神是娱乐社会、娱乐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一点也可以从其表演题材、服务场所、表演形式上来了解。因为传统木偶艺术在这些领域,从来没有去刻意地迎合某一特权阶层、照顾某一少数阶层,把自己的受众对象锁定在单一人群上,木偶艺术因此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正是由于采取了这些手法和措施,木偶艺术赢取了更大的生存空间。由此我们相信,木偶艺术在前面两千多年的传递延续中,其发展模式无疑是正确的、成功的。
二、争取广泛的群众支持
解放后直至今天,传统的木偶艺术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以艺术功能的定位为例,传统木偶艺术的娱乐功能已经逐渐被抛弃,改定位于教育、教化,陶冶未成年人的情操。在潜移默化或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加上外来新鲜事物的吸引,大多数成年人再也不去看传统木偶艺术表演,这样直接导致了成年观众群体的流失。以题材的变迁为例,新中国???立后国家生产出的木偶艺术剧多为教育、教化题材,典型的实例有《小八路》《骏马飞腾》《神笔马良》《半夜鸡叫》等。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当这样的木偶题材剧作,遭遇现代电视、电影、动漫、网络游戏的冲击时,传统的木偶艺术已变得不堪一击。观念的误导、题材的变迁、功能的转换,直接导致了传统木偶艺术在现代发展过程中,逐渐偏离了自己原来的宗旨和轨道,并因此加速走向消亡。
当传统木偶艺术遭遇重挫,再回过头来审视中国现代动画艺术时,会发现中国现代动画艺术也面临困境。与外来动漫相比,现在的中国动画可谓是技不如人、营销理念不如人、观众基础不如人、资金投入不如人等,面临一系列的难点。怎样快速振兴现代中国动画,使之再次走向复兴?现代动漫人正为此绞尽脑汁,苦苦寻找答案。
剖析木偶艺术的成与败、得与失,再结合比较中国动画的现状,就不难发现两者遭遇的困境其实有相似之处,木偶艺术失败、衰落的原因同样也是现代动画难以腾飞的主要原因。至今有人在给中国动画的受众对象定位时,同样定位在未成年的孩子们身上;在将动画的主要功能定位时,还是定位于教育和教化④。总之,这与传统木偶艺术的遭遇如出一辙。究竟是谁当初做了这样的决定和引导,今天已无法去考证和问责,但这个决定和引导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后果:1. 动画题材单一,受众群体也从此单一。除了思想教育、教化题材就是知识学习题材,难以吸引最多人群的注意;成人观众群体基本没有,少儿群体也越来越少。2.已经成型的、固化的错误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逆转。
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终将导致传统木偶艺术的消亡。这一典型实例带给中国动画的启迪是: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扩大本土动画的受众群体,争取最广泛的群众支持。
三、在传承中合理创新
中国台湾木偶艺术在传承上与大陆是同宗同源,同属福建漳州布袋木偶。当传统木偶艺术在大陆遭遇困境、举步维艰时,台湾的木偶艺术却在继续传承原有特色,在如此情况下居然还有大胆创新。近现代以来,台湾木偶艺术的价值取向、艺术精神基本保持没变。台湾木偶艺术家们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还发展出了霹雳木偶金光戏。创新后,不仅木偶的高度是传统布袋戏的近三倍,舞台布景、声光特效、拍摄角度更是融入了诸多现代元素。
以中国台湾近代58集木偶大戏《霹雳英雄传》为例,这部木偶剧很明显适合成年人观赏,因为在长达50多集的表演中,整个剧情多是武打搏击、光怪陆离的画面,恐怖阴森的配音等元素也始终穿插其中,这些东西也只有成年人才能接受和承受。不能说这样的剧作题材很好,但它从侧面说明了台湾木偶艺术基本传承了传统木偶艺术的艺术精神和价值取向。在创新上,这部剧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传统木偶艺术和现代科技的融合。该剧的制作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