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示意下西方造型艺术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示意下西方造型艺术
当现代主义陶醉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消费自然的忘乎所以之时,后现代主义就像罗丹的“沉思者”一样,俯临着地狱之门,苦思着西方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反省着西方现在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是非功过。现代主义艺术史观认为,“艺术的演变和人类历史的演变一样,经历了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纷纭的人类艺术现象之上,也存在一种进化规律,冥冥之中指引艺术向前发展。”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史观则“否认艺术进步的概念,否认先锋派一路向前的逻辑。”现代主义艺术向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演变,就像一条奔腾的长河,化入微波轻泛的大海,时间化为空间,直线化为平面,一种新的生命力注入艺术的历史长河。
一、现代主义艺术:《城市在上升》
关于现代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一书中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叙述:主题的逐渐消亡,或逐渐让位于对形式本身的探索。在这里,本文将选取The City Rises作为佐证。
正如该书中叙述的那样,“没有一幅画能够比这幅画更形象、更全面地呈现出现代主义文化艺术的根本精神了”。 The City Rises现在悬挂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意大利未来主义画家安贝尔多?波菊尼于1910年创作的。它集中反映了波菊尼对“未来派”理论的理解和阐述。波菊尼用细碎的笔触和“色点”来塑造这部作品形体与空间,体现了“点彩派”对他的影响。这部作品还运用跃动的短线描绘激烈运动中的人和物,其中,光线显得迷乱而富有动感,在运动中四处散动,色彩也起伏不定,令人眼花缭乱。同时应该注意到的是,作品中一匹躯体巨大的奔马占据了大部分画面,它在城市中横冲直撞,几乎将整座城市带入骚动之中。这部作品画面整体的骚动和冲突,给人以混乱和惊恐的触感,表现出生活在现代社会下人类的普遍心理感受。因此,这是一部批判现代主义的作品。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地在上升,人群在城市中间如蝼蚁般地拥挤。即使在那似乎还保存着过去安详宁静的小巷背后,城市也是重重叠叠的一个比一个巨大,人也是熙来攘往的一代比一代吵闹。
The City Rises这部作品还“暗示”出现代主义艺术主题化的淡化。这里说“暗示”,是因为波菊尼的这部作品里尚未发生那种排除画面的主题形象:让绘画本身的形式因素完全取代主题的情形。这部作品只是弱化了主题形象的客观再现。河清先生将这种“主题形象的弱化或半路上的非主题化表述为 ‘借题发挥’:主题形象只是一个借口,形象之外的发挥变得重要起来”。在The City Rises整个画面中,运动与速度被彻底的展现出来,奔腾的骏马的形象和其他形象构成一个动态的感觉,马是被抽象化为动能了。
The City Rises也表现了现代主义艺术家将内心感悟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愿望。在个人中心主义膨胀,不断寻求个人意志扩张的年代,人们对自然界的征服与利用,使人类社会得以高速的向“现代化”发展。画面中所体现的钢筋水泥玻璃建筑都源自于“现代化”发展中的真实生活,而画面前方巨大的奔马则表现为人类在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中混乱惊恐的内心世界。随着人类对现代生活达到审美疲劳,感官得以苏醒之时,现代主义艺术又将何去何从?这就是The City Rises留给现代主义艺术家们的思索。
二、后现代主义艺术:《两支蜡烛》
后现代的主要理论家们,似乎都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艺术创作风格。因此,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等诸多领域,均提出了自成体系的后现代主义理论论述。在艺术领域,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具体、单一的风格,也不因为其作品的时代而界定为“后现代主义”艺术作品。
《两支蜡烛》是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于1983年创作的。“作为西方后现代情绪的形象传现”,它代表了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颠覆性的新思维。画面上两只烛干垂直着,与矩形的画框组成一个极其静定的构图;再看这部作品的背景,没有任何装饰性因素,显得异常空然;然后就是这部作品的主题,与现代主义鲜明易懂的主题对比起来。清河在书中讲到,它的主题“显得平凡,却无限深沉。尤其是烛光本身就有很深的宗教意味。中国的佛教道观与西方的教堂里,都是烛炬长明。面对微微的烛光,人们不能不悄然生出一种宗教情绪,不能不将思绪投向超个人、超人类的无限宇宙。”蜡烛静静地燃烧,渲染出一种沉思的气氛,对宇宙的静观与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与现代主义相对的是,人类再也不把自身看作是中心,个人的绝对自由与意志的扩张正在人类的意识里逐渐消退,后现代主义信奉大自然的崇高和伟大,承认人类与自然万物的休戚与共。这种倾向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就是写实形象绘画的再次兴起。《两只蜡烛》所代表的这种写实画风在一定时间内风靡世界,比如,河清《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中例举出的世界重要写实绘画画展;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连市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建设的SWOT分析【论文范文】.doc VIP
- “一带一路”下我国物流企业与跨境电商协同发展研究论文.doc VIP
- bga返修台_zm-r5860说明书8800元.pdf VIP
- 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试题.docx
- 2025年辽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doc
- 传统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的模式及运营机理论文.doc VIP
- 老年保健卫生知识竞赛100题及答案.pdf VIP
- 西南18J515_室内装修 标准图集.pdf VIP
- Dell戴尔Dell Latitude 12 Rugged Extreme – 7214 用户手册.pdf
- 全球价值链与跨境电商研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