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夷青铜文化及其文明起源
西南夷青铜文化及其文明起源
摘要:先秦秦汉时期西南夷的社会组织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发展水平,在较为独立和封闭的地理空间中演进为具有相当分层与组织能力的社会,并产生了相当发达的青铜文化,其中一些政治共同体已经演进到复杂酋邦的水平,处于文明时代的前夜,即使没有汉王朝国家力量与汉文化进入的强烈影响,它们同样可以独立演进并进入文明时代。对西南夷地区古代酋邦社会的研究,对于考察古代文明起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西南夷;青铜文化;酋邦;文明起源
作者简介:段渝(1953―),男,重庆人,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先秦史研究;刘弘(1950―),四川成都人,四川凉山州博物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考古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项目编号:10ZD08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K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2)01-0175-09 收稿日期:2011-11-05
一、古代西南夷概况
古代西南夷特指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巴蜀以西、以南和西南地区的古代族群,即先秦秦汉时期今四川西南、西北和云南、贵州等地区属于氐羌、百濮和百越等系的各个族群在各自小生态内所形成的政治组织和政体群,亦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历史文献所记载的西南夷各“君长”。
由于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的原因,我国西南自古便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地区,这些民族都拥有各自独具风貌的文化,这种多种类型的文化同居一隅的现象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初现端睨。随着人类从新石器时代的人群向青铜时代族群过渡的完成,这种文化格局更加明显地凸显出来,西南地区也因此成为了众多古代族群分布活动的区域,他们聚族而居,各自拥有大致稳定的活动范围,形成了西南夷地区的多族群分布格局。
关于西南夷地区青铜时代的诸族群,《史记?西南夷列传》为我们保存了一段珍贵的记载,这也是我国古代文献有关西南夷古代族群最早而且较为完整的记载: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自叶?榆,名为?、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都最大;自?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除上述诸族群外,根据《汉书》、《后汉书》及《华阳国志》等文献的记载,西南夷尚有劳浸、漏卧、句町、白狼、楼薄、?木、唐?等较小的族群,除此之外还有众多未能在历史文献中留下族名,而被司马迁统称为“君长以什数”的数量更多的小族群。
考古发掘资料证实,大凡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列入记载的某族群的分布地区,基本上都找到了与其相对应的某种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这证明司马迁的记载是基本准确的。
我国西南地区民族种类众多,迁徙活动频繁,各族群的势力时有涨缩,导致各族群的分布区域也时常随之发生变化,以至出现他们在地理分布上常呈现犬牙交错的状态,在历史文献所载某一族群的分布区内出现另一族群的活动痕迹,也是常有的事。另外,由于西南夷地区青铜时代诸族群的规模都不大,又密集地分布在西南一隅,所以诸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相互间的影响也较为强烈,导致了各族群的文化中除了自身的主体文化元素外,还都不同程度地包含有其他文化的元素。特别是其中有些族群具有同一族源,它们在文化上的联系则更为密切,以上现象也大多得到了考古材料的印证。
根据考古发现,西南夷地区约在中原的商周时期便开始进入青铜时代,春秋至西汉时期,西南夷青铜文化的发展已达顶峰。同时,从商周到汉代,西南夷地区的族群也在经过长期发展演化后,已在较为独立和封闭的地理空间中演进为具有相当的分层与组织能力的社会,发展到复杂酋邦的水平。但是,西南夷各族群却并没有从酋邦组织进一步演进为国家,没有在自身文化进化的基础上过渡到文明社会,而是在汉代文化的强劲扩展和传播下,从青铜时代跨入铁器时代,并从政治上纳入到汉代国家的体制之内,纳入到文明社会之中,从而结束了其尚未完成的文明起源进程。
二、酋邦与相关理论
对西南夷族群社会组织的研究,学术界多年来一直在持续开展。早期的国内学者倾向于使用摩尔根(H.Morgan)和恩格斯的国家起源理论来解释古代西南夷族群的社会发展水平,或者将之解读为摩尔根的“部落联盟”,或者按照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的“五大社会形态”模型,将之解释为“奴隶制国家”。例如,童恩正先生早期便使用“奴隶社会”这一概念来定义西南夷人群的社会发展形态,但他后来放弃了这一观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