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骶管加压复合滴注疗法治疗腰腿痛疗效观察
骶管加压复合滴注疗法治疗腰腿痛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骶管加压复合滴注疗法治疗腰腿痛的疗效。方法:160例慢性腰腿痛病人,诊断明确,无绝对禁忌症,行骶管加压复合滴注疗法,每周1次。结果:本组160例经2-3次上述治疗后,显效140例, 有效20例,120例随访一年,椎间盘脱出68例,其中6例复发行手术治疗后痊愈,腰椎骨质增生7例、腰椎管狭窄5例均复发,但比治疗前减轻70%-80%。结论:骶管加压复合滴注疗法治疗慢性腰腿痛具有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疗效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 骶管注药;液体疗法;骶管加压注射;腰腿痛
【中国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65-01
腰腿痛是门诊中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不一, 骶管阻滞作为疼痛治疗的常用诊疗手段,尤其是在治疗慢性腰腿痛方面,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满意的优点。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麻醉科采用骶管加压复合滴注疗法治疗慢性腰腿痛16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60例,男88例,女72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5+_5.5岁。患者均以腰腿痛及活动受限为主诉,皆行腰椎正侧位平片、CT或MRI检查,并排除腰椎占位性恶性病变或其他部位转移性恶变,无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等病史,L4-5、L5S1椎间盘脱出84例,腰椎管狭窄34例,腰椎骨质增生42例,病程1月-3年。左侧腰腿痛者70例,右侧痛者58例,双侧痛者32例。有腰部外伤史41例,无诱因者119例。
1.2 治疗方法
1.2.1 镇痛液配方: 2%利多卡因10ml,维生素B1注射液300mg,维生素B6注射液2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2mg,氟美松10mg,5%碳酸氢钠3ml, 芬太尼0.05 mg加生理盐水至150ml .
1.2.2 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髋部垫一厚枕以抬高骨盆,暴露骶部。两侧髂后上嵴连线的等边长度斜向下作等边三角形,摸清其下角处的骶裂孔,常规消毒后,用7号细长针作局部麻醉皮内小丘,换18-20G长8厘米穿刺针,内放针芯,与皮肤成30-45度角倾斜,针尖对向患者头侧,直到骶尾韧带,将针干向尾侧方向倾斜,推进2-3厘米后,接注射器回吸,无血和脑脊液,空气压缩试验无阻力和皮下无肿胀及串气感,说明穿刺针已进入骶管腔,用针芯在皮肤外测量进针深度,使针尖不得超过髂后上棘连线,以免过深进入蛛网膜下隙[1]。快速加压注射上述镇痛液20ml,病人主诉腰骶部发胀暂停给药,胀感消失后再将余下的镇痛液滴注入骶管,每周1次, 3~4次为1疗程。
1.2.3 辅助措施:腰部有明显压痛点者,在痛点注射上述药液3-5ml,治疗期间嘱多卧床,少活动,疼痛加重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氯唑沙宗片。
1.2.4疗效判定 腰腿痛症状消失,活动自如,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为显效;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腰部活动范围明显增大,直腿抬高试验60度以上为有效;
2 结果
本组160例经1~2个疗程的上述治疗后,显效140例,占87.5%;有效20例,占12.5% 。120例随访一年,椎间盘脱出68例,其中6例复发行手术治疗后痊愈,腰椎骨质增生7例、腰椎管狭窄5例均复发,但比治疗前减轻70%-80%。
3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骨质增生均可直接对硬膜囊及脊神经根产生机械压迫,致使硬膜囊、硬膜外腔及脊神经膜的充血、渗出、变性、浸、增生及粘连、局部缺血缺氧、酸中毒、局部高渗压状态,这是临床上腰腿痛的根本原因。针对上述病理变化,临床上多采用抗炎消肿、松解粘连及缓解疼痛的药物[2]。
骶管内注射镇痛液能阻断疼痛传导通道;阻断疼痛形成的恶性循环,尤其是防治疼痛刺激经感觉神经传人脊髓后导致的脊髓和脑的敏化[3] 解除肌紧张和痉挛,解除血管收缩,改善缺氧。利多卡因起效快,弥散力强,能迅速有效地解决肩部软组织损害引起的疼痛,解除肌痉挛;小剂量芬太尼激活脊髓阿片受体,止痛效果快[2];地塞米松注射液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有效减轻急性炎症间质水肿,抑制炎性渗出,可有效降低局部组织对损伤后的反应性及防止组织再粘连,加快致痛因子的消除,从而能有效地改善病变部位的微循环,解除炎症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化学性刺激,促进局部水肿及炎症的吸收而产生止痛作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可提高镇痛液的PH值,缓解组织的酸中毒状态,增加激素的消炎作用[2,4];VitB1、VitB6、VitB12则参与神经细胞的代谢,营养神经,修复神经髓鞘及促进神经纤维再生。
本组患者采用骶管加压复合滴注疗法治疗慢性腰腿痛,近期总有效率100%,远期效果尚可。笔者分析其机理为:(1)正常骶管容积约25-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