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翻译你心思我明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终翻译你心思我明白

临终翻译你心思我明白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但是她干了一件谁都无法想象的事情――      连蒙带猜,还是搞不懂      朱雅芳是湖南省祁阳县文明铺镇人,育有一儿一女。2002年春节过后,她把两个孩子托付给父母,跟随丈夫到浙江省宁波市打工。本来,她是可以在宁波发展的。可是后来,她又回到了家乡,并且干了一件特殊的事情。   事情得从2003年7月的一个夜晚说起。那天晚上,连日的暴雨突然发威,引发山洪。洪水顺坡而下,瞬间冲垮了朱雅芳婆婆家的泥坯房……   接到家乡打来的电话,朱雅芳和丈夫心急如焚,急忙从宁波往老家赶。好在老人已经被乡亲们从废墟里救了出来,住进了医院。   紧张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感谢完乡亲们,两口子开始商量下一步怎么办。这时,朱雅芳的婆婆已经出院了。丈夫对妻子说:“我得赶回温州上班。你怎么办?”   朱雅芳的婆婆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从此瘫痪在床,说话变得口齿不清,没人听得懂。明摆着,婆婆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朱雅芳知道,这种时候,自己应该留下来。   丈夫走了。朱雅芳的身后,是卧床不起的婆婆和自己的一对儿女。过去的日子又回来了:耕田种地,操持家务。朱雅芳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苦和累,她还能承受,最烦恼的事是照顾婆婆。   由于听不清婆婆说什么,朱雅芳每次都要连蒙带猜。猜对了,两个人都高兴,而猜不对的时候,婆婆就会大发脾气。只要婆婆一发脾气,朱雅芳就会委屈得泪流满面。伤心的朱雅芳只好给丈夫打电话诉苦,每次都说得泣不成声。而丈夫又能讲些什么呢?只能尽力安慰妻子,劝她多忍让一些,平时多与老人沟通,慢慢地就会知道老人的习惯和需要,时间一长,就能听懂老人的意思了。   朱雅芳觉得丈夫讲得有道理。婆婆的话再难懂,终归还是汉语呀,只要用心揣摩,不可能比外语难懂吧!这样一想,朱雅芳破涕为笑了。从这以后,她在服侍婆婆的时候,不是把婆婆当做累赘和包袱,而是仔细地观察老人的一颦一笑,耐心地倾听老人的发音。果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双方有些默契了。由于交流变得顺畅,朱雅芳和婆婆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尝到甜头的朱雅芳更加注意观察婆婆的一言一行。2004年春节,当丈夫忧心忡忡地从宁波回家过年时,朱雅芳给了他一个惊喜。看到妻子与母亲和睦相处,整个家庭其乐融融,丈夫开心地笑了。      有谁能听懂“临终遗言”      2005年年底,朱雅芳悉心照料的婆婆去世了。在为婆婆办丧事的时候,朱雅芳哭得双眼红肿。她舍不得婆婆!她也知道,婆婆同样舍不得她!相濡以沫的日子虽然充满艰难和辛酸,但毕竟付出了,努力了。朱雅芳甚至觉得,自己对婆婆的感情胜过丈夫和孩子。   婆婆的床从此空空荡荡的,朱雅芳心里很失落。这时,有个远房亲戚来找朱雅芳。   朱雅芳的这个远房亲戚在湖南株洲市的一个机关工作,是慕名而来的。他说:单位里有个同事,家里有个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这个老人不仅痴痴呆呆,而且说话嘟嘟囔囔,很难听懂。短短几年间,这个家庭先后换了二十多个保姆。二十多个保姆,没有哪个能干长的,因为谁都听不懂老人的话。   这人继续说:不久前,老人知道自己要走了,很着急,断断续续地说了一大堆话,可是亲人们一句也没听懂。老人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后悔得不得了,经常在单位里感叹:要是父亲去世前,有人能听懂他老人家的遗言,那该多好啊!   “有谁能听懂老人的遗言?你呀!我们都听说了你照顾婆婆的事情,很感动。如果你在场的话,我的同事就不会抱怨自己了。而且,帮人家当一回‘翻译’,说不定还能拿个几百元的红包呢!”来人对朱雅芳说。   时隔不久,这个远房亲戚从株洲给朱雅芳打来电话,说他有个朋友想请一个保姆。“他们两口子都在银行上班,4岁的女儿在上幼儿园,请个保姆也就是接送孩子、帮忙做做饭,包吃包住每月工资400元钱……”   接完电话,朱雅芳心动了。自从婆婆走了以后,她一直在想“还要不要出去打工”。这下子,机会来了。而且,儿子正好在株洲读技校,去当保姆,可以经常去看望一下儿子呀。经过与丈夫商量,朱雅芳作出了决定。   2006年2月,朱雅芳来到株洲。果然,和电话里介绍的一样,主人家的条件不错,事情并不是很多,小女儿乖巧听话。她的任务,就是每天按时接送孩子,而后做些家务。对于忙惯了农活的朱雅芳来说,这些事情根本算不了什么。   有一天,主人两口子在饭桌上议论一件事情。男主人说:单位里有个同事不幸遭遇车祸,经过二十多天的抢救,花了七八万元钱,人总算活过来了,可是说话咿咿呀呀的,谁都搞不懂。这两天,他的病情突然恶化,医院连着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他的家人急得团团转,因为谁都听不懂他说些什么,无法满足他生前的最后一点要求,正四处打听能听懂他的话的人呢!   女主人说:真可怜!可是,我们想帮忙也帮不上呀……   主人夫妇的对话让朱雅芳的心里很不平静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