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理高考“描述问题”思维误区分析.doc

地理高考“描述问题”思维误区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高考“描述问题”思维误区分析

“描述问题”思维误区分析 【问题1】概念模糊,描述不正确如描述我国松花江的水文特征。 误区:河流较长;河道弯曲;有汛期、流量不稳定等。 矫正:流量较大(水量丰富);有两个(或春夏)汛期;含沙量小;有结冰期(或结冰期较长)。 拓展: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是描述河流特征的两大方面,学生极易混淆,考场中胡乱堆砌。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水能大小等;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和形态、河网密度等。在确定试题设问指向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我们要注重描述河流突出的特征,如松花江水文特征要特别突出有两个汛期、有结冰期。 【问题2】描述的不全面性 如描述日本的地形特征。 误区:约3/4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狭小。 矫正:约3/4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狭小,山多坡陡,万岛之国,海岸线曲折,多火山、地震。 拓展:地形特点描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②地形分布,延伸方向;③地势特点(起伏大小、倾斜方向);④特殊地形地貌;⑤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等。在描述某地区地形特征时,应该全面联想这些方面,以免丢落要点。 【问题3】信息获取的不完整专题复习 读上面图甲、图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误区: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 矫正: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拓展:对于依图或依信息来描述的地理试题,要特别注意试题信息所体现的内容,不能遗漏图形或文字的每一个信息,否则也会出现答案中的描述要点不全。同时,还要注意不能任意添加信息,以免出现“画蛇添足”的状况。 【问题4】思维的不连贯性 如2009年安徽文综卷,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下图)。 误区:三角洲一直向湖中心移动。 矫正: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拓展:在描述地理过程时,要求学生先分析整个地理事物发生的过程,然后用较强的地理思维去整理整个思路,构建思维线索,按时空顺序或前后因果联系,形成整体思路,最后进行语言描述。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或者不连贯,对于整个过程分析不到位,在头脑中难以形成整体的思维过程,那么在表述时,组织语言就会颠三倒四,词不达意。如该题中,要特别注意运用图例文字信息中的“新、老关系”,去分析三角洲位置的变化过程。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