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碧云 电视摄像作业
《电视摄像技术》书面作业
0101130016 吴碧云
第一章
1.简述电视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电视系统由电视工程硬件和电视节目软件构成。电视工程是电视的躯体,而电视节目是电视的灵魂。电视系统又可分为电视制作系统、播出系统和接收系统。
信号的形成 --------- 信号的加工
摄像机或摄录一体机 电子编辑和特技制作
拍摄素材
制作系统
信号传输
开路传输或闭路传输
播出系统
信号的接收
专用监视器或电视机
接收系统
工作原理: ①摄像机利用摄像器件的光电转换功能,把所摄取的活动景物的光像,经一定处理后转变成相应的、随时间变化的、符合电视标准的电视图像信号(视频信号)
②传声器把拾取的声音进行声电变换以形成伴音信号(音频信号)
③利用磁性记录原理,录像机把上述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进行电磁转换,同步的记录,保存在录像磁带上。
④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使用录像编辑系统把记录在磁带上的图像素材进行编辑和配音以制作成符合要求的节目。
⑤当需要重放时,利用录像机放像时的磁电转换功能,同步还原出记录在磁带上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经过监视器的电光变换和声电变换即能重新显示记录时的图像和声音。
2.简述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你认为各阶段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①构思创作:思考、设计、编制文字稿本和分镜头脚本
构思要有可行性,有意义,不能过度理想化,也不能空洞无趣。文字稿本要清晰具体。脚本要连贯可行。
②拍摄录制:操作摄像机、录像机在现场拍摄。面对实景实物,根据分镜头剧本或拍摄提纲进行拍摄录制,将画面和音响(同期声或效果声)录制下来。
注意机位和角度的选择。保证声音的录制。
③编辑混录:对素材进行剪辑,增加特技和字幕,对图像声音进行混合。
要剪干净,画面切换要连贯。音量要注意。
3.电视制作的手段和制作方式有哪些?在制作节目时如何选用制作方式?
制作手段:
①实况转播:在摄取图像声音的同时进行广播的方式。它的特点是制作和广播这两个过程同步合一,具有强烈的现场性、即兴性和观众参与性。实况转播又可以分为现场转播和演播室转播。
②电视影片制作:采用16毫米或35毫米电影摄影系统摄取素材然后由底片直接转成磁带再进行后期制作。
③录像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管理及播出的全电子化和全自动控制。
制作方式:
①电子新闻采集ENG:纯电子方式拍摄新闻的设备
②电子现场外景制作EFP:对一整套适用于野外作业的电视设备的统称。
③电子内景制作ESP:演播室录像制作,包括演播室直播。
选用:使用哪种方式取决于节目本身时效性的要求、节目的规模和场面、人员经费等多种因素。及原则上三种方式可以适合各种类型的节目制作。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用来制作新闻、制作专题或电视剧。
第二章
1.简述彩色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利用摄像器件的光电转换效应和电视技术中的电子扫描方法,把所摄取的景物光像,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这一电信号经过一系列的编码处理后左后合称为标准的彩色电视信号。
2.摄像机光学系统中的色温滤色片和中性滤色片各有什么作用?
①色温滤色片:某种颜色的滤色片能通过入射光线中的同色光,而对除此之外的其他色光则分别进行吸收或部分吸收。色温滤色镜的主要作用是把不同色温的入射光变为接近于作为基准的3200K色温。色温滤色盘的选择可以看成是摄像机白平衡的精调。
②中性滤光片:减少传到成像装置的光量而不影响现场的色彩。
3.摄像机的自动聚焦方式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红外线:优点:能穿过玻璃聚焦
缺点:对远距离的被摄物,其精准度下降。另外有些物体会吸收红外线导致随机误差。
超声波:优点:对明亮或暗淡的物体测距均有效。
缺点:超声波的吸收与反射容易产生误差而且不能穿过玻璃。
4.在摄像前为什么要进行白平衡调整?简述白平衡的调整步骤。
原因:为了确保一个白色物体在一种热别色温照明下看起来是白色的就需要给摄像机补偿偏红或偏蓝的光线并处理成纯粹的白色光线,这个由色相机作出的补偿成为白平衡。
步骤:用白色作为拍摄基准,分别调整三个基色放大电路的放大量使输出的三个基色信号电压相同,电视荧屏上重现出正确的白色。
第三章
1.简述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特点:①动态性:随被摄对象的运动和摄像机的运动、画面构图结构和情节重点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被摄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及画面形象的透视关系也随之变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学图像处理复习大纲_SK.doc
-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试题(一)无答案.doc
- 医院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浅析.doc
- 十七章 栓剂.ppt
- 十二五生态建设规划.doc
- 十一黄金周期间销售服务明星评选活动.doc
- 十六条箴言——让你更坚强.doc
- 十佳和谐文明家庭.doc
- 十六篇文言34古诗.doc
- 十三美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之反思.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