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工程实验 学号09121047 曹运鹏
黑曲霉发酵生产a-淀粉酶
09生物技术(2)班 曹运鹏
摘要:本实验按照一定的接种量向5L搅拌式发酵罐接种,并定时取样(每隔六小时取一次样),测量了发酵期间不同时段所取样品的PH、生物量、酶活、残糖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发酵三天后放罐(大约66h),并分析了参数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到黑曲霉生产a-淀粉酶各种物质和理化性质的变化。
关键词:黑曲霉 发酵 a-淀粉酶 生物量 pH 酶活
一、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菌种:黑曲霉
PDA培养基:土豆200g(去皮)煮沸30min过滤,加糖20g,加水定容至1L.
碘液:称取0.5gI2 ,5.0gKI,研磨溶解于少量蒸馏水,定容至100ml,褐色溶剂瓶内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稀碘液:原碘液稀释100倍,当天配制。
0.5%淀粉液:称取干燥过的可溶性淀粉0.5g,加5ml缓冲液搅拌混合,再徐徐加入70ml煮沸的缓冲液,继续煮沸2min,冷切至室温,定容至100ml。需当天配制。
缓冲液:K2HPO4-KH2PO4 (pH为6.0)
发酵培养基(g/l):淀粉200g;柠檬酸氢二氨100g;KH2PO4 15g;CaCl2 0.5g;七水硫酸亚铁0.05g;七水硫酸镁0.05g;水 5.0L,pH调至4.67;消泡剂 2.0mL。·
蒽酮试剂:溶解0.2g蒽酮于浓硫酸1L中,当天配制使用。
1.2方法
1.21菌种制备
先配制好PDA培养基,分装好,向各瓶中接入黑曲霉,170rpm摇瓶,28°c培养。
1.22设备
罐体结构:发酵罐上部有进料口、取样口、冷凝器和尾气过滤器,罐内有搅拌油、挡板、消泡靶。
水通道:分为冷却水和夹套水。冷却水可以使培养基降温,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和夹套水一起控制发酵温度,夹套水为循环水,可以冷却也可以保温。
空气通道:空气经空压机压缩后,进入储气罐,经油水分离进入玻璃转子流量计,经过滤器后,进入罐底的空气分布器,尾气经罐顶过滤器后排出。
1.23空消
把发酵罐顶部管道全部夹住,用罩子罩住。打开蒸气发生器使夹套温度上升至70-80℃,然后打开发酵罐罐体阀门时蒸汽进入其中,当温度上升到121℃压强在0.1-0.15Mpa之间,稍微打开蒸汽出气口使体系温度和压强维持稳定,灭菌20min,结束后关闭蒸气管路,打开管道。
1.24实消
把配好的5L培养基由进料口加入,加2ml消泡剂,打开蒸汽管道,121°c霉菌30 min,灭菌结束后,打开冷凝水的通道,关闭蒸汽管道,打开空气管道。
1.25接种
待罐内温度降至28°c时,在进样口附近用酒精棉球点火,接入上述培养好的菌种。
1.26发酵
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罐内的温度、压强等参数是否正常,每隔6h取样一次
二、实验步骤
2.1残糖的测定[1]
本实验残糖的测定方法采取的是硫酸蒽酮法。设定的空白组是1.0mL的蒸馏水加入4.0mL的硫酸蒽酮溶液;实验组是1mL的稀释的残糖溶液加入4.0mL硫酸蒽酮溶液(三个平行组,并在冰水浴进行)。放置沸水中10min,在置于冰水浴中10min,在620nm处测吸光光度值。
2.2酶活的测定[2]
设立对照组,空白组和实验组。
空白组:0.5ml 蒸馏水+5.0ml 稀碘液;
对照组:5.0ml0.5%淀粉 40℃预热10min 加入0.5mL缓冲液5min 加入5.0mL稀硫酸终止反应 从反应体系中取出0.5ml的反应液加入5.0mL的稀碘液中
实验组:5.0ml0.5%淀粉 40℃预热10min 加入0.5mL酶液5min 加入5.0mL稀硫酸终止反应 从反应体系中取出0.5ml的反应液加入5.0mL的稀碘液中
对上述所得的溶液进行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法测量,记下数值并标明稀释倍数D;
2.3生物量的测定[3]
每隔六个小时物一次样,每次取样10mL,对所取的样品进行离心5000rpm,5min;弃上清(用来测定酶活和残糖含量),将得到的沉淀物刮至培养皿中放到180℃的烘箱中1h。拿出来称量即为该批次的生物量(事先称好培养皿的重量);
2.4 pH值得测定
将每次取得的发酵液用pH计进行测量,记录每次数据。
三、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3. 1生物量的变化
时间(h)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生物量(g) 0.003 0.026 0.041 0.156 0.052 0.064 0.072 0.082 0.105 0.041 0.09 0.102
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生物量:
其变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的,其中18h的数据可能由于取样时后实验操作的错误导致很大的波动,应舍去。其中42-60h的波动可能由于取样时的误差,使得每次所取得10ml发酵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