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育一种朴素而深挚教育情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育一种朴素而深挚教育情怀

普育一种朴素而深挚教育情怀   城南,是被称为“南京之根”的老城区。这里墙粉瓦黛、街婉巷曲,既有秦淮河畔、夫子庙侧文人骚客的墨香余韵,也有箍桶巷中、木匠营里市井闾左的俚俗流风,共同酿就了勤谨而又放达、朴质而又古雅的醇厚民风。南京市小西湖小学,就坐落在这片根脉悠远、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街区。   1733年,小西湖小学的前身普育堂创制,自此,在这方天地中,普育精神薪火相继,绵延不绝,成为深植于学校血脉之中的最恒久的文化传统。进入新世纪以来,小西湖小学对普育传统进行了爬罗剔抉,在汲取历史精髓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意义,构建了学校普育文化体系,让百年老校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普及的教育:让教育惠及每一个儿童   一个孩子从家里偷拿了8000多元钱,被老师发现后,他本以为会迎来一番“狂风暴雨”,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和风细雨”。班主任王莹莹老师与他促膝谈心,引导他应该如何正确地赚钱、支配钱。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表示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有教无类,让教育的阳光打在每一个儿童的身上,是普育的基本精神之一。从普育堂设置义学,矜育贫寒子弟,到如今高水平普及义务教育,促进每一个儿童的发展,以教育公平为核心内涵的普及的教育一直是小西湖小学的基本教育追求。   1.“童乐课堂”:从学有所得到学有所乐   在学校教育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是促进儿童成长的基本方式。在小西湖小学,普及的教育不仅仅满足于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儿童学有所得,而是更进一步提出并实践了“童乐课堂”的教学主张,让每一个儿童都能享受学习的幸福。   在小西湖小学,“童乐课堂”不是追求简单的、外在的感官快乐体验,而是要赋予儿童学习的自主权,激发儿童学习的内驱力,让儿童在主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幸福。小西湖小学校长邓雪霞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使儿童品尝到智力快乐和心灵愉悦的主动学习。在这种教育理念的主导下,小西湖小学的课堂充满着浓浓的民主气息,儿童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在小西湖小学,“童乐课堂”不是孤立的、单体的存在,而是学校“??受童年”教育追求的有机构成,成为学校教育基本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在小西湖小学,“童乐课堂”不是停留在教学实践层面,而是深入到了模式建构和理论提升层面。早在“九五”期间,小西湖小学就开展了“学习品质优化”的研究;到了“十五”,学校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进入“十一五”,学校成功开展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立项课题“享受童年――小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心智发展的实践研究”,以“享受童年”为价值取向,以“主动学习”为实施途径,以“心智发展”为目标体系,探索出了一条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快乐发展的路径。   2.校本课程:面向每一个儿童的设计与实施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具有普及性和强制性。普及的教育首先要忠实地执行国家课程,让每一个儿童都达到国家所设定的基本教育目标,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当然,普及的教育不限于国家课程,适当的校本课程设置,也能发挥惠及所有儿童。小西湖小学在校本课程设置上,就注意到面向全体儿童,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   用数学的方式去认识一场运动会,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小西湖小学就做到了。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南京举办,小西湖小学就开展了“我们走进十运”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低年级开展“小叮当的梦想”拼图大赛,中年级开展“古都一日游”设计大赛,高年级则开展“放眼看十运”数学小论文比赛。这,就是小西湖小学“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实施的一个实例。   早在1999年,小西湖小学就开始尝试将生活元素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从一开始,小西湖小学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在各年级都开展,而不是面向部分班级、部分学生的“小灶”。2004年,学校明确提出了“身边的数学”的概念,并进而尝试将之建构为系统的校本课程。经过数年的努力,目前,小西湖小学出版了《身边的数学》系列校本教材,各个年级都有了自己的“身边的数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分别围绕家庭、学校、社区、城市、国家、世界这六大场域,以数与计算、测量与数据、空间与图形、推理与策略四种数学能力为学习目标,逐步扩展自己的数学视野,逐层深化自己的数学研究。因为特色鲜明、成果突出,“身边的数学”先后被小学数学网、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江苏科技报》等媒体报导,《人民教育》2009年第22期还在“特别关注:本土文化视野中的‘课程’”栏目中对小西湖小学“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推介。   小西湖小学的“每日阅读30分”也是全体学生都很喜欢的校本课程。学校秉承“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的理念,每年举办“读书节”活动,每月举办“好书推荐”、“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