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腹地山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docVIP

三峡库区腹地山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峡库区腹地山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三峡库区腹地山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农业旅游是振兴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以及拓宽旅游产品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三峡腹地山区发展农业旅游的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本地农业旅游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三峡腹地农业生态旅游SWOT分析对策建议   重庆三峡库区腹地的城口、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地处大巴山区、三峡库区山区,国土面积21966km2,拥有516.37万人口,地形以中山、低山为主的,地理环境十分恶劣。该地既是三峡移民区,又是生态环境敏感区,还是全国贫困集聚区。是一个发展条件差、发展困难大、自我发展能力弱的经济地理单元。      一、三峡库区腹地山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1)植物资源丰富多样。该地区森林资源,经济植物丰富。油桐占全国产量的60%,有“桐油之乡”之称,有“柑橘之乡”之称,漆树分布在城口、巫溪、巫山、奉节、开县,其中城口素有“生漆之乡”之称,奉节脐橙具有全国闻名,还有城口的“鸡呜茶”、 板栗、蜜核桃也很著名。并适应种植地道的党参、乌柏、杜仲、厚朴、佛手、黄柏、木瓜、巴豆等200多种名贵中药材。   (2)草地资源潜力广阔。草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共有草地873万亩,人均占有面积1.8亩。其中成片草地871块,183.5万亩,整块成片万亩以上的草场面积59块,分布在大巴山、巫山、七曜山,多数属于尚未开发的处女地,目前开发不足可开发量的15%。   (3)水能源资源蕴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据2002年重庆市各区县水能普查资料统计,该地区水能理论藏量214.29万KW,可供开发的102.12万KW,人均140.65W。其中开发量最大的河流为:任河21.03万KW,澎溪河10.16万KW,大宁河9.56万KW,长滩河5.65万KW。目前,由于资金的限制,开发量不足可供开发量的15%,能源资源成为本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生态优势资源。   (4)气候资源优势突出。本地区立体气候突出,水量在一定范围内随海拔高度增加,在山下270m高处年降水量为1074.6mm,山上1000m高处增至1755.0mm,较山下多了63%;气温随高度递减,年平均气温递减率约为0.55℃/100m;年积温随高度平均递减率约为207℃/100m;稳定通过界限温度的初终日间隔日数随高度缩短,如稳定通过10℃~20℃初终日间隔日数随高度缩短率约为7.1天/100m;年日照时数随海拔升高而递减,从山脚270m到山顶1800m,年日照时数平均递减率为32.5小时/100m;伏旱随高度减弱,而寒(冻)害随高度增大。气候的垂直差异确实特别显著, 适应多种动植物生长。   (5)生态旅游资源是块富金。国家级名胜风景区以长江三峡、大宁河小三峡为支撑名牌的三峡国际旅游黄金线经过本地,与白帝城、长江三峡大坝、百里画廓西陵峡一水相通,并与东部三峡明珠,国家级旅游城市宜昌相连。在腹地也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如大草原巫溪红池坝,城口大巴山大高原、世界奇观巫溪夏冰洞和奉节天坑地缝、云阳石笋河、龙缸龙洞自然风光也具有独特的品质,形成峡谷、洞穴、高山草原、人文景观四大品类并存的分布局面。   2.劣势分析。(1)经济严重落后,农民收入低。重庆三峡库区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以及位于大巴山系深处的城口县,国土面积21966km2,拥有516.37万人口。是一个经济严重落后的国家级贫困山区。2004年,国内人均GDP最高5261元(开县),相当于全国人均GDP值(14079元)的37.37%,相当于全国最低人均GDP省份的贵州省(9608元)的54.76%,国内人均GDP最低人均值2862元(巫溪),只相当于全国人均GDP值的20.33%,相当于全国最低人均GDP省份的贵州省的29.79%。农民收入低,以巫溪为例,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192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29元,比重庆市平均水平低776元。全县尚有相对贫困人口9.9万人,绝对贫困人口4.1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6.4%。部分农户仍然是“瓦房两三间,站也由你,坐也由你”的生活水平;“无钱照电打黑摸,有了病后打硬拖”的窘困境地。农民人均生活消费仅2088元,吃饭主要靠“三大坨”,用钱指望鸡鸭鹅。其消费水平大大低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农民食品消费恩格尔系数为50.5%,仅处于温饱阶段。   (2)城镇发育严重滞后。在幅员近2.2万Km2的国土面积上,只有最大人口规模为16.15万(开县)、最小人口规模2.55万(城口)的县城六座,共计城镇人口55.59万人,缺少产业带动力,致使本地区城镇发育严重落后,到目前为止,本地区最高(开县)城镇化水平为25.42%,最低(巫溪)城镇化水平为14.31%,平均城镇化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