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面对洪水的自救法则
面对洪水的自救法则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足够2-3天饮用的瓶装水以及3-5公斤/人的食品,可以考虑火腿肠、巧克力、压缩饼干等食用方便且不易浸水变质的食物。
2.找一个防水塑料袋,里面装点治疗感冒、痢疾的药品和几个创可贴。
3.手头一定要有一个打火机和强光手电。当然,也要用塑料袋装好。
4.一根3-5米长,足够结实的绳索。
二、洪水来临时,避开以下地带:
1.土坯房内部、房顶及周围。这类房子最不经水浸。
2.墙边。你知道的。
3.马路两侧。因为有下水井,井盖有时会被回流洪水顶掉。
4.电线杆及电线断头垂落处。你知道的。
5.山旁行洪道。极易形成泥石流。
三、如果来不及转移,被洪水困在屋内:
1.就近迅速向山岗、屋顶、楼房高层、附近大树等地转移。
2.一个稳固的支点,一条结实的绳索,一个可靠的绳结,有时就是一条生命。
3.家中购买的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留下的包装箱内都会有泡沫塑料,将其掰碎成长条状,用包装箱里的大塑料袋包好,就是一个简易的救生装置。
4.家里可以用来逃生的还包括门板、床板、衣柜、书架,甚至是大个儿的洗衣盆。
5.如果被困多时,饮用水断绝,可将洪水用2层丝袜过滤后饮用。
6.如果多人被困,请将你们的手机收集起来,只留一个开机,接续使用。
四、驾车时遇到洪水的注意事项:
1.除非前面有车辆成功穿越,否则永远不要试图单独穿越被洪水淹没的公路。
2.驾车时车辆如果在水中出现熄火现象,应立即弃车。在不断上涨的洪水中试图驱动一辆抛锚的车十分危险。
3.如果驾车落入水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立即拉开车门或者马上踹碎车窗试图逃离车厢,那样你会被瞬间涌入车内的洪水呛死。要待洪水进入车内人体的胸口处,深吸一口车厢上端的残留空气,再打开车门或踹窗逃生。
五、其他注意事项:
1.永远不要试图徒步穿越水面高于你大腿以上的河流。你高估了你的能力,低估了洪水的力量。
2.不要试图捞取河流上游冲下来的木料、家电等物品。水的流速加上漂浮物的自重,会把你直接带到水中。
3.当你打算救人时,一定要给自己留一条安全绳。
4.口对口人工呼吸、胸部按摩和捶击心脏等救治溺水者的方式交替使用比单??使用其中一种效果来的要好。
自我防护
●听从家长或学校的组织与安排,进行必要的防洪准备,或是撤退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如防洪大坝上或是当地地势较高的地区。
●来不及撤退者,尽量利用一些不怕洪水冲走的材料,如沙袋、石堆等堵住房屋门槛的缝隙,减少水的漫入,或是躲到屋顶避水。房屋不够坚固的,要自制木(竹)筏逃生,或是攀上大树避难。离开房屋前,尽量带上一些食品和衣物。
●被水冲走或落入水中者,首先要保持镇定,尽量抓住水中漂流的木板、箱子、衣柜等物。如果离岸较远,周围又没有其他人或船舶,就不要盲目游动,以免体力消耗殆尽。
洪水将至,应该如何逃生
处于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没区内,或洪水流速较大难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应及时采取避难措施。因避难主要是大规模、有组织的避难,所以要注意:
一要让避难路线家喻户晓,让每一个避难者弄清,洪水先淹何处,后淹何处,以选择最佳路线,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动。
二要认清路标。在那些洪水多发的地区,政府修筑有避难道路。一般说来,这种道路应是单行线,以减少交通混乱和阻塞。在那些避难道路上,设有指示前进方向的路标,如果避难人群未很好地识别路标,盲目地走错路,再往回折返,便会与其他人群产生碰撞、拥挤,产生不必要的混乱。
三要保持镇定的情绪。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专家介绍,在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滞洪区,当地曾做过一次避难演习,仅仅是一个演习,竟因为人多混乱挤塌了桥,发生死伤事故。在洪灾中,避难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已经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警车和救护车警笛的乱鸣这些外来的干扰,极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和混乱。
哪些是较安全的避难所
避灾专家们认为,避难场所的选择不容忽视。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应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与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以及地势高、条件较好的公园等。
农村的避难场所大体有两类:一是大堤上,但那里卫生条件差,缺少上下水设施,人们只是将洪水沉淀一下、洒些漂白粉直接饮用;加之人畜吃喝、排泄都在这里,生活垃圾堆积,时间一长,极易染上疾病。二是村对村、户对户,邻近村与受灾村结成长期的对手村关系。在洪水多发的乡村,政府通过发放卡片方式形成对手户。专家自豪地说,这是外国所不具备的,我国人民长期与洪水斗争保留下来的良好传统。
文章来源于在线学习平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