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18制备分离-.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1 实验回顾 2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4 方案改进 实验回顾 C18是指以硅胶作为担体,有机分子与担体以化学键合的反相色谱柱。中性化合物的保留行为取决于固定相烷基的长度,烷基链长度减少,疏水性减弱,利于洗脱极性大的成分。烷基化后,硅醇基的氢键难以形成,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尤其以亲和力为主,水洗脱能力弱。吸附洗脱时主要靠的色散力以及界面效应。具有高键合密度,低流失,高回收率等特点。 实验回顾 洗脱是溶质与溶剂间作用力和溶质与色谱柱间作用力作用平衡的过程。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是以色散力对溶质进行吸附,所以以氢键吸附为主的水的洗脱能力最弱,而极性较弱的溶剂如乙酸乙酯洗脱能力则较强。 实验回顾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由单黄酮及其苷、双黄酮、儿茶素3类组成。 倍半萜白果内酯,是目前从银杏叶中发现的唯一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二萜类银杏内酯A、B、C、J、M等; 具有刚性笼状的特殊立体化学结构。 实验回顾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掌握十八烷基键合硅胶的吸附原理以及实验验证; 掌握不同洗脱剂对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洗脱的影响; 掌握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萃取柱原理、样品处理及粗分离。 实验步骤 01 02 03 04 05 样品处理 活化萃取柱 上样 洗脱 取样 实验回顾 实验回顾 加压?? 10% 30% 50% 70% 95% 原液 常压 / 0.181697 0.101878 0.430713 0.219119 1 加压 0.228979 0.221631 0.243862 0.520575 0.015381 1 梯度洗脱过程中每一梯度溶液都能洗下芦丁; 70%时的洗脱液中芦丁的含量最高90%洗脱液中芦丁含量骤减。 将原溶液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氢氧化钠调至PH8(芦丁及槲皮素在此条件下为离子态),另一份加盐酸溶液调至PH3,分别上样于两个萃取柱。用10%甲醇、30%甲醇、50%甲醇、70%甲醇、90%甲醇各5ml梯度洗脱,洗脱液每流出5ml,即收集一次,进样检测。 两个萃取柱得到的供试品溶液对比其中芦丁或槲皮素的含量,比较在离子态及分子态下,C18萃取柱的吸附差异 比较各阶段洗脱液中芦丁、槲皮素及萜内酯的含量差异,得到它们的洗脱顺序,从而判断C18萃取柱对黄酮苷、黄酮苷元、萜内酯的吸附力大小。 C18固相萃取柱的应用 血液,血浆,尿液中药物及其代谢物 蛋白,DNA大分子的样品的脱盐 环境水样中的有机物的富集 饮料中的有机酸 与反相液相色谱柱的相似行为 THANKS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