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化学除草五十年回顾与展望(_r_n 原稿)20040922
中国化学除草五十年回顾与展望(原稿)200409022
目录:
1.中国化学除草的发展
1.1化学除草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阶段
1.2化学除草普及阶段
1.3化学除草快速发展阶段
2.化学除草主要成就
2.1旱田除草剂施药技术要点
2.1.1 苗前除草剂使用技术
2.1.2 苗后除草剂使用技术
2.2水稻田使用技术要点
2.3除草剂混用及分期施药技术进展
2.4蔬菜除草剂使用技术进展
2.5除草剂喷雾助剂的使用技术进展
2.6施药器械的改进和发展
2.7主要农作物除草剂安全性评价进展
2.8除草剂药害诊断与预防进展
3.化学除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喷雾器械存在问题及对策
3.2长残留除草剂使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3.3除草剂混用和混配制剂的问题与对策
3.4除草剂药害问题严重必须引起重视
3.5难治杂草防治需要综合技术
3.6除草剂产品开发问题较多
摘要:五十年来我国化学除草经过技术引进和准备,试验示范和局部地区推广,广泛试验、全面推广和深入研究阶段、逐步向提高使用技术,注重除草剂安全性、经济效益方面发展。除草剂的使用促进了除草剂工业的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除草剂生产有了快速发展,国产除草剂使用量大于进口,近几年除草剂供大于求。化学除草面积达10亿多亩,其中农田化学除草面积8亿多亩,占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五十年来我国主要农作物化学除草使用技术已经成熟,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非耕地等化学除草也有了较大发展,大型喷雾器械、农用飞机和使用技术有了较大进步。目前存在问题是除草剂喷洒器械落后、除草剂药害发生频繁、长残留除草剂危害严重、农田杂草群落演替加快,难治杂草危害加大了化学除草工作难度。建议加强农药和药械的管理、除草剂使用技术研究和普及,加强长残留除草剂科学使用和管理、加强施药器械的研制、生产、管理和使用技术的研究、普及,加强果树、蔬菜、经济作物化学除草使用技术的研究。除草剂产品开发要适合国情,重视除草剂的安全性,促进我国化学除草的发展。
1.中国化学除草的发展
1.1化学除草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阶段
1957年东北农学院苏少泉等开始在水稻田试验2,4-D。
1958-1959年东北农学院苏少泉等2,4,5-T+硫酸铵进行化学除草试验。
1960-1961年东北农学院苏少泉等在玉米、高梁、水稻、大豆等田用莠去津进行化学除草试验。
1961年中国农科院辽宁分院植保室、沈阳农学院、黑龙江省农科院等进行五氯酚钠水稻田化学除草。
我国农田化学除草从水田开始,首次用飞机喷洒除草剂是1959年黑龙江省延寿县水稻田喷洒2,4,5-T,喷洒面积2000公顷。1960年尚志、延寿、方正、鸡西、宁安、密山等6个市县飞机喷洒2,4,5-T除草剂,取得了良好的除草效果。
1962年由国家科委牵头,组织农垦部、化工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和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成立了“全国化学除草领导小组”,指导化学除草的研制、试验和使用技术研究。
旱田化学除草从农垦开始。在垦区利用农业措施与机械除草,对稳定与提高农作物产量起到重要作用。农垦系统为战草荒,将杂草的发生抑制到最低限度,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垦系统化学除草始于1956年,黑龙江省九三农垦局科研所开始进行麦田化学除草试验,随后克山、查哈阳农场及广东的农场在橡胶园相继开展化学除草试验,效果显著,到1962年选出了2,4-D、敌稗、2甲4氯、茅草枯等除草剂。在玉米田试验莠去津、西玛津,小麦田试验2,4-D钠盐,水稻试验2,4-D钠盐,大豆试验扑草净、2,4-D钠盐,1964年试验2甲4氯、敌稗、五氯酚钠;1965年试验除草醚、灭草灵、扑草净。70年代试验筛选出了大豆田除草剂利谷隆、毒草胺、四氯苯等。1963年克山、红五月农场在小麦田,查哈阳农场在水稻田用飞机喷洒2,4-D钠盐和2,4,5-T钠盐16万多亩。1964年克山、红五月、友谊、宝泉岭、曙光、伏尔基河等农场用飞机喷洒小麦田除草剂33.6万亩,1965年达到80万亩,1966年黑龙江垦区小麦化学除草面积近100万亩,1967年农垦系统化学除草面积310万亩,占全国化学除草总面积60%。
1.2 化学除草普及阶段
1.2.1 1978年国家支持黑龙江省农垦大豆生产,拨出专项外汇,引进甲草胺、利谷隆、氟乐灵、百草枯等除草剂,对防除大豆田杂草和引进消化化学除草新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国化学除草剂进入快速普及发展阶段。
全国开展了除草剂试验示范,并针对个不同地区的农田草害,筛选出了一批高效、安全、经济、适用的除草剂品种。
①稻田除草剂:禾草丹、禾草敌、灭草松、恶草酮、威罗生等
②大豆田除草剂:甲草胺、利谷隆、氟乐灵、灭草猛、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异噁草松、唑嘧磺草胺、乙唑咪烟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