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叶绿素的提取及叶绿素铜钠的合成与测定实验方案
叶绿素的提取及叶绿素铜钠的合成与测定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从蚕沙中提取叶绿素的方法,并计算提取率;
2. 初步研究用叶绿素合成叶绿素铜钠的工艺条件;
3. 分析叶绿素铜钠产品的纯度,计算产率;
4. 利用光谱技术对合成的叶绿素铜钠进行初步表征;
5. 通过本实验继续学习及巩固各种实验仪器的安装及操作。
二、叶绿素铜钠产品的验收指标
1. 60℃烘干(恒重)所得产品质量;
2. 产品水溶液的pH值;
3. 绘制叶绿素铜钠水溶液(1%)的吸收曲线(A~λ);
4. 绘制A405/ A630的值,给出A405/ A630的值;
5. 绘总铜量与游离铜量关系图(时间紧可不做)。
三、实验原理
蚕沙又称蚕屎,是我国丰富的农副的资源,其主要成分有:粗蛋白13.47%—14.45%,粗脂肪2.18%-2.29%,粗纤维:15.79%-16.24%,可溶物:56.92%-57.44%(其中果胶占12%),灰份:9.58%-9.95%。叶绿素:1%,有少量粪胡萝卜素,叶黄素和三十烷醇等。我国广大蚕区的蚕沙产量很大,价格低廉,风干后便于存放。 显然 ,以蚕沙为原料制取叶绿素及其铜钠盐,较之以天然植物为原料,具有成本低、方法简易、资源充足、不受季节限制等优点。叶绿素铜钠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和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批准使用的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叶绿素铜钠以其固有的鲜亮绿色性,较叶绿素对光、热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其特有的杀菌除臭性能而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卫生和日用化学工业,同时又是一种价值很高,在我国,生产叶绿素铜钠一直以蚕砂为原料。
叶绿素不仅在医药、食品和日用工业中有着广泛用途,由它制得的叶绿素铜钠盐,更是生产治疗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物的重要原料。蚕儿排出的蚕沙(即粪便)中,含叶绿素高达0.8~1.0% (干物) 。我国广大蚕区的蚕沙产量很大,价格低廉,风干后便于存放。 显然 ,以蚕沙为原料制取叶绿素及其铜钠盐,较之以天然植物为原料,具有成本低、方法简易、资源充足、不受季节限制等优点。
叶绿素是一种含有卟吩环的天然色素,它与蛋白质结合存在于植物的叶和绿色的茎中,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催化剂。叶绿素有a和b两种,a为蓝黑色结晶(m.p,117), b为深绿色结晶(m.p, 120~130) 叶绿素对光、热敏感易氧化裂解而褪色,故用作食品添加剂有其局限性。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子式如下图1:
叶绿素是一个双羧酸的酯,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苯,丙酮,乙醇的脂性溶剂,难溶于石油醚。叶绿素由于遇热,光,酸,碱等易分解,故将其制成稳定性高的叶绿素铜钠。由叶绿素制得的叶绿素铜钠盐,是生产治疗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物的重要原料。将叶绿素经过皂化、置铜、纯化和成盐等几步后,就可以得到叶绿素铜钠盐产品。
叶绿素铜钠为墨绿色,有金属光泽的粉末,无臭或带氨臭,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绿色,透明,无沉淀。1%的水溶液的Ph值为9.5-10.2。微溶于乙醇和氯仿,几乎不溶于油脂和石油醚。水溶液中加入钙盐会析出沉淀其耐光性比叶绿素强,加热到110℃以上会分解。叶绿素铜纳盐在70℃以下稳定性较好;光照对叶绿素铜钠盐稳定性的影响较大;还原剂(Na2S2O3)对叶绿素铜钠盐稳定性的影响较大,氧化剂在短时间内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不大,但放置的时间不宜超过30min;叶绿素铜钠盐在pH值为6以上的溶液中较为稳定,且有机酸及单糖对其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叶绿素a、b都是双羧酸酯,因此可与碱发生皂化反应:
COOCH3 COONa
C32H30ON4Mg + 2NaOH → C32H30ON4Mg + CH3OH + C20H39OH
COOC20H39 COONa
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钠盐分子中的镁极易被氢原子取代生成褐色的叶绿酸:
C34H30O5N4MgNa2 + 4H+ = C34H34O5N4 + Mg2+ + 2Na+
C34H28O6N4MgNa2 + 4H+ = C34H32O6N4 + Mg2+ + 2N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沸石转轮 RTO设计方案.docx VIP
-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江苏省南京市2026届高三年级9月学情调研英语试卷(含解析,无听力音频无听力原文).pdf VIP
- 人教版(PEP)六年级英语上册复习知识点.doc VIP
- 地方高校工科类微专业建设策略.pptx VIP
- 2023年湖北恩施州鹤峰县选调工作人员11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大唐集团工程管理制度.docx VIP
- 人教版(PEP)六年级英语上册复习知识点.pdf VIP
- 三洋电梯图纸VF210-VF310-VF320-VF330电气原理图纸SANYO-E-01.pdf
- 外国教育史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