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的概念 针灸学教学教材.pptVIP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康复的概念 针灸学教学教材.ppt

㈡刺法的形成 针刺工具由砭石发展到金属针具,在针灸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金属针具的推广与应用推动了针刺由经验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一般认为,金属针具—九针的出现,标志着刺法的形成。 《灵枢·官针》等篇中详细记载了九针的大小、形状、用法等,奠定了刺法理论基础。 (一)灸法的起源 灸法起源于原始社会,在火的发现和应用之后。火的应用为灸法的创造提供了条件。由于温热刺激皮肤使人感到舒服,或许由于偶然被火灼伤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于是萌发了烧灼可以治病的念头,并从实践逐步积累经验,这大约就是灸法的起源。 最初用于灸焫的材料是树枝或柴草,后来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艾”在灸焫方面的独特功效。 毫针刺法(一) 持针法 进针法 行针法 补泻法 留针法 出针法 一、毫针的构造、检查和规格 针尖 松针状 钩 钝 针柄 圈柄、花柄(盘龙针) 平柄、管柄 针尾 角度 艾灸 针身 光滑挺直 弹性 锈蚀 弯曲 针根 牢固 锈蚀 松动 构造与检查 长短规格 粗细规格 寸 1 1.5 2 2.5 3 4 5 毫米mm 25 40 50 65 75 100 125 号数 26 27 28 29 30 31 32 毫米mm 0.45 0.42 0.38 0.34 0.32 0.30 0.28 规 格 一般临床以25~75mm(1~3寸)长和直径为0.32~0.38mm(28~30号)粗细者最为常用。 针刺常用体位 1.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前侧面)腧穴 2.俯卧位 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一、康复的概念 古代医籍中的“康复”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指疾病的治愈和恢复。如《续名医类案·带下》载:“毛达可妇人病,如法调理,康复如常”。 ②指精神情志的康复。 ②指正气的复原。 《尔雅》:“康,安也”;“复,返也” 进入8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康 复学的介入,中医学中“康复”的内涵也发 生了变化。 (1)是指采用各种措施针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脏腑组织功能衰退或功能障碍进行医疗,从而使其生理功能得以改善或恢复。 (2)重新恢复参加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中医康复学的发展历程 1、汉和汉以前 火的应用促进了灸法、热熨等康复方法的产生; 砭石的出现开创了针刺康复方法的先河; 活动肢体以减轻病痛的“舞蹈” 这些不论从形式上还是从作用上来分析,都可以看作是康复医疗中传统体育康复法的雏形。 《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是中医康复理论体系和知道思想的基础。(调摄情志、针刺、艾灸、气功、导引、按摩、饮食、体育等康复方法) 张仲景:辨证论治对中医康复临床有重要意义。 《伤寒杂病论》中阐述了大病愈后的药物康复以及饮食康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药物与食物康复经验的专篇。 华佗创编了古代的医疗体操,即“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神态和动作) 五禽戏是世界医学史上第一套由医生编成的医疗体操。 4、明清时期 康复医疗范围扩展到临床各科,康复适应症的问题得到重视; 医籍中有专门章节记载康复理论和各种康复方法。 尤乘《寿世青编》专门讨论饮食康复:记载各种疾病的饮食康复注意事项,各种粥、糕等食疗品种。 5、新中国成立后 建立康复医疗机构 开始培养中医康复医学人才 开展学术活动,提高学术水平 1983年,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和卫生部批准成立了“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 1984年第一届国际传统康复医学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各种专著和杂志相继出版; 中医康复的主要适应症(简答) 病残诸证:指疾病所致身体残疾及精神障碍者,包括脏腑、五官、五体功能上的残疾,智力迟钝和精神疾病。 例如:偏瘫、痿证、痹证、聋哑、失语、癫狂、五迟五软等。 伤残诸证:指跌打、挤压损伤或烧烫损伤等所致身体或精神心理残废者。 例如:外伤性截瘫、脑震荡、烧烫伤、骨折、脱位、伤筋等。 老年病证:指老年人有明确病残,形体与心理功能障碍或虽无明确病残者,但有慢性病证者。 例如:高血压、低血压、心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尿失禁等等。 恶性肿瘤:指恶性肿瘤已基本控制,但存在身体功能障碍者。 例如:各种癌症等经放疗、化疗等药物治疗以及手术后所留有的脏腑组织功能障碍的病证。 慢性病症:指急性病过后形成的迁延性病症及一些病程较长,缠绵不语的病症,有脏腑组织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