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分类 摇 法 三、操作要求 扳之前应充分放松 。 扳时要定位准,不要强求弹响音。 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严重心肺疾患及各类骨病、脊柱的畸形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扳法。 四、临床应用 本法是推拿治疗常用手法。 常用于四肢关节,颈项及腰部,具有舒筋活血,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功能。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肩周炎,四肢关节扭挫伤等各种关节强硬,屈伸不利,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手法。 颈项部摇法 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患者后方,用一手扶住头枕部,另一手掌心托住下颌,双手以相反的方向缓慢地使头摇转,左右上下旋转各数次。 肩关节摇法 肩 关 节 摇 法 握手摇肩法 托肘摇肩法 大幅度摇肩法 握手摇肩法(小摇法) 患者取端坐位,术者位于患者侧后方,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与患者握手,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小幅度环旋摇动。 如同划桨样,因此又称为划桨式摇法。 托肘摇肩法(中摇法) 患者取端坐位,医者位于患者侧方,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托住肘关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旋摇动。 大幅度摇肩法 患者端坐位,上肢放松,自然下垂,术者立于其外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上举,然后一手反握虎口向下抓腕部做大幅度摇转肩关节,在摇动时配合弓步与横当步的运用。如同太极推手摇法。 腰部摇法 腰 部 摇 法 坐位旋转摇法 斜摇法 后伸摇法 二、动作要领 第一步 准备姿势 第二步 操作过程 第三步 操作要求 第一步 准备姿势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医者用单手或双手指端或手掌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意念集中于指端和掌心。 第二步 操作过程 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强烈的作静止性收缩,使手臂发出快速而强烈的振颤,并使之通过指端或掌心传递到机体,在治疗部位内产生舒松和温热感。 第三步 操作要求 手臂发出快速而强烈的收缩,前臂与手部的肌肉绷紧,掌指关节自然用力。 一般频率为600~800次/分钟。 四、临床应用 作用及适应症: 具有镇静安神、明目益智、消积导滞、温中理气、调节肠胃功能等作用。对失眠、健忘、焦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功能失调及运动员赛前紧张等有显效。 抖法 一、定义 用单手或双手握住患肢远端,作连续的、小幅度的、频率较高的上下抖动的手法。 二、动作要领 被抖动的肢体自然伸直。 抖动的幅度要小,频率要快,上肢抖动250次/分钟,下肢100次/分钟左右。 腰部活动受限,疼痛较重,肌肉不能放松及肩、肘、腕关节有习惯性脱位者禁用。 三、临床应用 作用及适应症: 具有疏松经脉、通利关节、松解粘连、消除疲劳的功效,适用于四肢,以上肢为常用。 上肢的应用时常配合搓法,作为上肢或者肩部治疗的结束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部伤筋以及肩、肘关节酸痛、活动不利等。 下肢的应用时常配合搓法、叩法以及牵引等,用于治疗腰部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退行性病变。 拍法 击法 叩击类手法 拍法 安徽省中医院推拿教研室 占茂林 一、定义 用虚掌或特制拍子等为着力部位,有节律性、轻重交替地拍打施术部位的一种手法。 二、分类 虚掌拍 如意拍子拍 拍法 三、操作要求 (一)按照动作要领进行操作,注意手形及着为部位。 (二)拍打施术部位为准,在拍打接触施术部部位时要注意放松撤力,即“松则力透”之意。 (三)拍打时要有节律,力量一般为2轻1重或1重3轻。 四、临床应用 虚掌拍主要用于腰背臀及四肢部位。 如意拍子拍主要用于腰背臀及下肢后侧。 虚掌拍 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掌心空虚,为虚掌,以手掌周缘为着力部位,前臂主动用力,腕关节放松,有节律地轻重交替拍打施术部位,有放松肌肉的作用,主要用于腰背臀及四肢部位。 如意拍子拍 特制如意弹簧拍:以1mm直径的钢丝40cm弯曲成“如意”状,然后用棉花包裹约3cm厚,用细丝线缠紧,再用布套套住即可,拍打时,用手抓握尾端,有节律地轻重交替拍打腰背臀及下肢后侧。 击法 一、定义 用拳背、掌根、指等为着力部位,有节律性、轻重交替地叩打施术部位的一种手法。 二、分类 空拳击 合掌击 掌根击 小鱼际击 五指击 中指击 棒击 击 法 三、操作要求 (一)按照动作要领进行操作,注意手形及着为部位。 (二)叩打施术部位为准,在击打接触施术部部位时要注意放松撤力,即“松则力透”之意。 (三)叩打时要有节律,力量一般为2轻1重或一重3轻。 四、临床应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