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篇 章 绪论 环境微生物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 章 绪论 环境微生物学课件.ppt

2018-5-30 1 第一章 绪 论 2018-5-30 2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 二、微生物学 第二节 环境科学与环境微生物学 一、环境与环境科学 二、环境微生物学 2018-5-30 3 环境微生物学 是什么? 什么用? 怎么用? 返回 2018-5-30 4 第一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 (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营养庞杂,但都表现为简单、低等的生命形态。 微生物包括非细胞型微生物和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型微生物可分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归入真核生物[域]),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又可分为细菌[域]和古菌[域]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如下图所示。 2018-5-30 5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bacteria) (archaea) (eucarya) (virus) (subvirus) (actinomycetes) 2018-5-30 8 3. 繁殖迅速、容易变异 微生物繁殖很快。有些细菌20 min增殖一代,如果没有其他条件限制,24 h可增殖72代。经过一昼夜1个细菌就可增至47万亿亿个,设1012个细菌的干重为1g,则在1天内生物量将从10-12 g增加到4.7×1021 g。 微生物容易变异。细菌自发突变的频率约为10-6,细菌浓度为108个/mL,每毫升液体培养基中有100个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2018-5-30 9 4. 抗逆性强、休眠期长 微生物的抗逆性很强。可在2.65×107Pa和300℃的高压高温下生长;可在pH为0.5的强酸性下生长;可在盐浓度高达30%以上的“死海”中生活。 微生物的休眠期很长。有些细菌芽孢在休眠几百甚至上千年后仍有活力。 2018-5-30 10 5.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 微生物种类繁多。微生物种类总数为50万~600万种,已有记载的约为20万种(1995年)。 微生物数量巨大。每克土壤的微生物含量高达数亿个。 2018-5-30 11 6. 分布广泛、分类界级宽 微生物分布广泛。土壤、水体和空气,以及植物、动物和人体,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踪迹。 微生物的分类界级很宽。在反映生物系统发育的六界(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分类系统中,微生物包含了除动物和植物以外的其他四界。 2018-5-30 12 (三)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和命名 1. 微生物的分类 分类(classification)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对微生物进行分群归类,把相似或相近的微生物放在一个分类单位中。 分类单位:主要分类单位有域(domain)、界(kingdom)、门 (phylum)、纲 (class)、目 (order)、科(family)、属 (genus)、种 (species);次要分类单位有亚门 (subphylum)、亚纲 (subclass)、亚目(suborder)、亚科 (subfamily)、亚种 (subspecies)、变种 (variety)。 2018-5-30 13 种(species)是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其他种有明显差别的一群菌株的总称。 菌株(strain)是指任何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后代。种的特征常用一个指定的典型菌株(type strain)来代表。 2018-5-30 14 2. 微生物的鉴定 鉴定(identification)是借助现有的分类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某一微生物的归属单位。 鉴定方法:① 细胞形态和习性层面;② 细胞组分层面;③ 蛋白质层面;④ 核酸层面。 2018-5-30 15 3. 微生物的命名 命名(nomenclature)是按照国际命名法则,给每一个类群或物种一个专有名称。 (1)俗名(common name)指普通的、通俗的、地区性的名字。 例如,俗名“绿脓杆菌”是指“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2018-5-30 16 (2)学名(scientific name)指一个菌种的科学名称。 学名采用“双名法”,由一个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加一个种名(第一个字母小写)构成。 分类学文献上的学名,双名之后加首次定名人(放在括号内)、现名定名人和现名定名年份。 出版物中,学名排成斜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