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章 语法1 语言学概论 考研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篇 章 语法1 语言学概论 考研用课件.ppt

第三章 语法;一、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二、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二、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续);三、语法和其他一些现象的关系; 二、语法的性质特点:; 二、语法的性质特点:;第二节 语法研究内容、类别和单位;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研究的内容;⑵根据语法研究的用处,分为 和 。 ⑶根据语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分为 和 。 ;三、语法现象的分类;四、语法构成(语法单位);(一)语素;(一)语素;(一)语素;(一)语素;(一)语素;(一)语素;(一)语素;(一)语素;(一)语素;(一)语素;(一)语素;(一)语素;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 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词加词缀后的词义通常会发生变化→作:作者 词??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词加词尾后的词义一般不会发生变化→英语的worker加上s以后成为workers,walk加上—s,—ing,—ed之后而成为walks,walking,walked,这些都只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不同的词。;是 的 的语言单位 ;(二)词;(二)词;(二)词;(二)词;(二)词;(二)词;(二)词;(三)词组(word group);(三)词组(word group);(四)句子;第三节 语言单位的组合与聚合 一、组合规则;(一)单纯词;(二)合成词;1、复合词;1、复合词;2、派生词;2、派生词;3、重叠词;4、合成词的组合层次;4、合成词的组合层次;4、合成词的组合层次;(三)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三)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三)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蛋黄 烟卷 韭黄 蒜黄 蛋卷 春卷 花卷 卧病 冲喜 洗8三 拆洗 查办 衰亡 教练 听说 托管 催产 震慑 指正 请教 求助 诱降 哀怨 败退 触发 ;第四节 语法结构的意义和形式;(二)语法形式;-s →语法形式 / 语法意义→名词复数 -ing→语法形式 / 语法意义→进行体 我吃饭:语法意义→支配与被支配 语法形式→主语+述语+宾语(SVO) 红色五星:语法意义→限定被限定;语法形式→定语+中心词 某种语言中用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另一语言中可能用词汇形式表示,如“时”[英语;汉语] 关系:语法意义是概括出来的;任何语法意义都是通过语法形式体现出来的;没有语法形式的意义不是语法意义。 ; (三)语法手段;SVO:汉语、英语、俄语、苗语、瑶语、壮语 SOV:日语、蒙古语、维吾尔语、藏语、彝语 VSO:阿眉斯语(台湾高山族) VOS:马尔加什语 OVS:赫克斯卡里亚纳语 OSV类型的语言现在还没有得到证实 ;虚词 这是——(我桌子 我钢笔 我的桌子 我的钢笔) 这是——(我姐姐 我父亲 我的姐姐 我的父亲) 他比我跑得还快 他比我跑得更快 他的房子比你的还大 他的房子比你的更大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他跑得比兔子更快 合肥的蚊子比苍蝇还大 合肥的蚊子比苍蝇更大 他的房子比皇宫还大 他的房子比皇宫更大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更多;比如英语动词“seeing(看)”附加上词尾ing,表示进行体,英语名词“vases(花瓶)”附加上词尾s,表示复数,这两种语法形式不同,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同,但它们语法形式的性质是相同的,即都是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所以可以把这两种具有相同性质的语法形式概括为同一个语法手段,即词形变化,也即形态变化。 ;(三)语法手段;(1)词形变化;(1)词形变化;(1)词形变化;(2)词的轻重音;(3)词的重叠;2、句法手段;*;*;*;*;*;*;*;*;*;*;*;*;*;*;*;*;*;*;*;*;*;*;*;*;*;*;*;*;*;*;*;*;*;*;*;*;*;*;*;*;*;*;*;*;*;*;第六节 句法分析的发展;2、层次分析法。 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广泛采用的分析句子的方法。这种分析法的全称是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方法),简称IC分析法。分析法根据二分的原则,通常把一个片段切分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