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疆耐盐小麦生理形态差异性的分析-analysis of physiological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salt-tolerant wheat in xinjiang.docxVIP

新 疆耐盐小麦生理形态差异性的分析-analysis of physiological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salt-tolerant wheat in xinjiang.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 疆耐盐小麦生理形态差异性的分析-analysis of physiological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salt-tolerant wheat in xinjiang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 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新疆农业大 学或其他教育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新疆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新 疆农业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 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新疆农业大学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新疆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新疆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新疆耐盐小麦生理形态差异性研究 新疆耐盐小麦生理形态差异性研究 PAGE PAGE 13 PAGE PAGE 10 第一章 绪论 1.1 盐渍化生态环境及对植物的影响 1.1.1 盐渍化土壤的问题 盐渍化土壤是一种不良的土地类型,盐渍土上植物生长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盐分浓度 过高引起的[1]。由于淋溶作用较弱,大量水溶性盐分存留于根层土壤中,如含有高浓度 的 Na+,Mg2+,Cl-,SO42-,HCO3-等,它们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植物的生长[2]。盐碱 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硫酸 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由于其恶劣的理化性质限制了 绝大多数植物的生长。盐渍化造成的土地荒漠化,仅次于沙漠化和水土流失(风蚀和水 蚀),成为荒漠化第三大成因和表现形式。据统计,全世界约有 9.5×108 hm2 的土地为盐 渍土,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 7.6%,占耕地面积的 25%;我国各种类型的盐渍土总量 为 9.9×107 hm2,约占耕地面积的 10%。其中,新疆是中国的荒漠化大区,也是中国最 大的盐碱土区,新疆盐碱土总面积 2181.4 万公顷,约占耕地面积的 31.4%,占低产土面 积 63.20%[3]。 中国盐土的盐分组成甚为复杂。滨海地区的盐土主要为氯化物盐土;硫酸盐盐土则 分布于新疆北部、甘肃河西走廊、宁夏银川平原和内蒙古后套地区。而氯化物与硫酸盐 混合类型的盐土,在中国盐土中到处可见,以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等省区 最为集中。此外,东北松嫩平原、山西大同盆地等,在其盐分组成中含有碳酸根,称苏 打盐土,碱性特强,腐蚀植物根系,大部植物难以生长。由于新疆地处亚洲内陆封闭环 境,丰富的盐物质在地区内循环,土壤残余积盐和现代积盐过程都十分强烈,并通过土 壤灌溉,导致次生盐渍化的迅速发展。由于盐渍土面积大、种类多,新疆也被一些外国 学者称为“世界盐渍土博物馆”。 1.1.2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盐胁迫是指外界环境中盐分含量过高,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盐渍土壤通常含有多 种钠盐:土壤中含 NaCl 和 Na2SO4 较多时,称其为盐土;土地中含 Na2CO3 和 NaHCO3 较多时,称其为碱土。实际上,土壤中往往同时存在上述几种钠盐,因此称之为盐碱土。 灌溉可导致土壤中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增加,沿海地区或降雨量少的地区,土壤中 NaCl 的含量较高。另外,盐土中还常常伴随着弱酸如硼酸的毒害[4]。 直接盐害 细胞膜是逆境对植物伤害的原初位点,质膜的伤害尤为严重。质膜在受到盐胁迫后 发生一系列的胁变,其组分,透性,运输,离子流率等都会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脂膜 透性增大和膜脂过氧化[5]。从而损害膜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影响细胞的代谢作用,使 得植物代谢过程发生胁变,细胞的生理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6]。 间接盐害 盐胁迫下植物生长在含盐较高的土壤中,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土壤盐分过多,原有的 水分平衡被打破,使植物根系周围土壤溶液渗透势降低,根细胞渗透势相对升高,从而 给植物造成一种水逆境,使植物吸收水分困难,严重时还造成细胞组织的水分外渗,抑 制作物的萌发与生长。如一般植物在土壤盐分超过 0.2%-0.5%时出现吸水困难,盐分高 于 0.4%时植物体内水分易外渗,生长速率显著下降,甚至导致植物死亡[7]。 盐害破坏正常代谢 由于盐胁迫影响了膜的正常透性和改变了一些膜结合酶类活性,引起一系列的代谢 失调。一方面,光合下降,能耗增加。在含盐量为 0.35%以上时盐渍土中大量的可溶性 盐可导致土壤水势及水分有效性显著降低,使作物出苗困难。盐分过多使 PEP 梭化酶和 RuBP 梭化酶活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