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06春江花月夜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VIP

高中语文专题06春江花月夜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6 春江花月夜 1.作家作品 张若虚,(约660—约720), 诗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他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从六朝到唐的诗风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 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 ”之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 ”(《宫体诗的自赎》)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2.诗歌背景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中的《吴声歌》。其曲调,或说创自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据杜佑《通典》记载,武则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郭茂倩《乐府诗集》录有《春江花月夜》数首,其余人的作品,内容大都是敷衍题目而描写景色,或稍涉脂粉;形式则或为五言四句,或为五言六句,体制短小,格局拘束。张若虚作此诗,虽说也是沿袭了前人写旧题乐府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有“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滟滟( )清风浦( )霰( ) 暮霭( )细雨霏霏( )捣衣砧( ) 皎皎( ) 纤尘( )纤绳( ) 扁舟( )扁平( ) 碣石( ) 谒见( ) 遏制( )芳甸( ) 4.词语解释 (1)滟滟: (2)芳甸: (3)霰: (4)浦: (5)扁舟子: (6)明月楼: (7)徘徊: (8)碣石: (9)潇湘: 1.初唐 吴中四士 “孤篇压倒全唐”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3.yàn pǔ xiàn ǎi fēi zhēn jiǎo xiān qiàn piān biǎn jié yè è diàn 4.(1)滟滟:水中月光闪烁荡漾的样子。 (2)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浦:水边。 (5)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6)明月楼:指月下楼中的闺妇。三国魏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张若虚化用了这首诗的意思。 (7)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8)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 (9)潇湘:潇水与湘水,二水在湖南零陵合流后流入洞庭湖。潇湘与碣石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1.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思考全诗写了月的几种状态? 写了月的四种状态,即初生的月(海上明月共潮生)——高悬的孤月(皎皎空中孤月轮)——西斜的月(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落月摇情满江树) 从月生到月落,这是一条时间线索。 2.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皎皎孤月,高悬夜空,情思涌动,不绝如缕。望着高悬于空中的那轮皎洁而孤独的明月,诗人想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何人”“何年”见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和思索,这两个问题,诗人能不能解答?我们能不能解答?都不能。所以诗人的思路进行了第一次切换,不是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转入了下一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与以下诗句包含的哲理有什么不同? 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曹植和阮籍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所以有人说这是少年似的哀叹,轻烟似的惆怅。 这也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4.在游子思妇相思的图景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月亮的多情?“徘徊”一词的有何表达作用? (1)“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及“落月摇情满江树”。 (2)写出月因浮云游动,光影明灭不定的动态;拟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