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文与工程地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 工程地质 3.1 区域地质概况 3.1.1 地形地貌 电站厂址、前池、引水渠和尾水渠位于帕唐喀腊克与墩吉勒阿两山之间,属西昆仑北鹿山前凹陷的中低山带。前池座落在50 m高的低山上,厂址在洪沟内,厂址和前池地面高差约50 m。电站引水渠从康帕大渠引水,渠道沿线地形起伏较大,沿线有7个30~70 m宽大洪沟,大小洪沟有15个。整个渠线地形是由南西方向倾向于北东,流向于北东,渠线通过的地段是库山河III级阶地和洪积扇上。渠线沿线有很多大小不等的洪沟,夏天最大流量达8~5m3/s。 3.1.2 地层岩性 测区主要出露的地层有,上新统——下更新统的西域组(N2-Q1),中更新统乌苏群Q2W及第四系冲洪积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现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古新统——渐新统喀什群(EKS) 为河湖相的沉积海盆地边缘相的暗紫红色,厚层状泥岩及砂质泥岩,含生物化石较少,含大量可溶盐及中溶的硫酸根盐类,铁质氧化物,整个岩层厚约500 m以上,在本区南西方向的克孜阿尔特断裂的上盘均有出露,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2)上新统——下更新统(N1-Q1) 为一套陆相沉积鹿砾石式建造的沉积岩,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断层相接触,本层出露较广,厚度大100m,岩性为灰色厚层状,胶结物以泥、钙质为主。中间夹有薄层砂岩及砂质泥岩。 3)第四系沉积物(Q3-4) 主要为现代河床相的冲一洪积卵块票砾层及河漫滩相的砂卵砾石层。表层有残积坡积的碎石土及砾石风化层。 3.1.3地质构造及地震活动 本区地质构造主要的表现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库山河就是沿帕唐喀腊克与墩吉勒阿两山之间所形成的山间盆地发育的,而帕唐喀腊克与墩吉勒阿山,就是由于受近南北向的挤压应力岩层隆起褶皱所形成的,其褶皱南缓北陡的不对称形式,沿伸到县城的东面,沙汗水库附近,逐渐倾伏到地下,褶皱的岩性为阿图什组与西域组的砾岩。 断裂构造主要为著名的克孜阿尔特南段塔什米力克断裂的沿伸段,在木华里西面的山里,走向近南北向,在通过渠板后,走向发生变化,为NW-SE向,倾角SW42o,沿库山河左岸,沙曼水文站下游处,横切库山河向东南延伸,此断裂为逆掩推覆断裂,也是本区的控制性发震构造。1985-1987年及93年曾发生6级以上强震,根据国家地震局2001年版《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基本裂度8.0度来基础设计,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 3.1.4 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地下水的类型为潜水,包括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库山河河水渗入补给和二级电站引水渠的渗漏补给。工作区地下水埋深较深,一般50 m以下,化学成份属CHO3-SO2-4-Ca型水,矿化度小于1g/l,对普通混凝土无分解侵蚀和结晶性侵蚀。 3.2 电站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3.2.1 引水渠线的工程地质条件 1、 引水渠线的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渠道沿线的地貌和地层岩性,可以将电站引水渠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单元,即渠线0+000~1+150段,1+150~1+750段和1+750~3+150段,分述如下: (1)渠线0+000~1+150段 该段渠线位于康帕大渠左岸,帕唐喀腊克低山冲洪积扇上,主要是以挖方为主,局部有少量填方(0+000~1+100)。平均纵坡为1/700。该段地层岩性为青灰色碎石土,稍密,粒径0.2-10cm,最大达20cm,棱角型,偏平状,受力条件差。0+150处有一层1.4米厚的含砾粉砂,土黄色,稍密。在本层碎石土中我们进行了天然密度、含水量试验和渗水试验。该层碎石土平均含水量1.36%,不均匀系数(Cu)104.3,曲率系数(Cc)0.32,属不良级配土,承载力标准值(fk)为150kpa,其渗透系数(K)为5.33×10-3cm/s,属中等透水性。碎石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见表。 碎石土物理力学性质一览表 比重 (GS) 2.68 含水量 (%) 1.24 天然密度 (g/cm3) 1.84 干密度 (g/cm3) 1.82 孔隙比 (e) 0.47 相对密度 (Dr) 0.46 休止角 (o) 31o 渗透系数 (cm/s) 5.33×10-3 承载力 (kpa) 150 (2)渠线1+150~1+750段 此段是填方段,有8个大小不等的洪沟,地层可分为两层,分段叙述如下: 第①层,0~-3.5~5.0碎石土层,青灰-土黄色,干燥,厚度5.0~3.5米,稍密,颗粒粒径0.2~6cm,最大可达30cm,棱角型,偏平状,风化较严重,受力条件差。根据室内外试验,该层碎石土含水量1.0%,干密度1.87g/cm3,不均匀系数(Cu)230,曲率系数(Cc)2.24,属不良级配土,渗透系数(K)2.15×10-3cm/s,属中等渗透。承载力标准直为(fk)=180kpa。第②层,-3.5~5.0以下砂卵砾石,青灰色,干燥,厚度

文档评论(0)

wsmgg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