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6 小石潭记教案
26 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实词以及虚词“以”、“为”等词的不同含义。
2.背诵全文?3、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彩屏显示课题。)二、字子厚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世称柳河东?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如:《桃花源记》 《岳阳楼记》 《满井游记》 《醉翁亭记》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件显示朗诵录像。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悄怆幽邃??1、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注释和自己的理解,试着翻译课文。
??2、小组展示,全文分为五段,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讲解,并点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
3.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2.。第二课时?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
二走进课文
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提示应注意的读音,回答问题:
翻译大意,然后教师纠正错误,点拨重点词语。
西:向西 篁竹:竹林 乐:以……为乐 尤:格外 冽:凉
卷:弯曲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堪:不平的岩石
翠蔓:翠绿的藤蔓
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发现小潭的?
发现小谭:隔→闻→伐→取→见(经过、状貌、四周景色)。
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者同一对象观察的角度、距离不断变化。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作者发现小石潭的心情是什么?小石潭给你有什么感觉?
“乐”
、合作探究第二自然段
抽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并翻译,教师给与适当点拨。
可:大约 许:来 空:在空中 怡然:呆呆的样子 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乐:嬉戏,逗乐
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分别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谭中景物
本段仍在写乐,“似与游者相乐”的“相乐”表明不仅写鱼的乐,也写人之乐,鱼之乐即人之乐。
合作探究第三自然段
齐读本段,老师翻译,并指出重点词意
西南:向西南 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那样 岸势:两岸的地势
犬牙差互: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小溪源流
到本段为止,作者都在写乐景。
合作探究第四自然段
齐读本段,学生翻译
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悄怆幽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记:题字
本段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谭中气氛:幽深冷寂 孤凄悲凉
读到这,小石潭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我们的感受与作者有区别?
处境不一样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水尤清冽 (清澈) 全石底以为出(作为)
清 为
以其境过清(冷清 ) 为坻,为屿 (成为)
全石以为底 (用)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以 卷石底以为出(而) 可
不可知其源 (能够)
以其境过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七章 思想政治学科评价论.ppt VIP
- 2025江西南昌青山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招聘工作人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df VIP
- 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pdf VIP
-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3全钒液流电池可靠性评价方法.pdf VIP
- [乐高LEGO 9686动力机械]第14课 摩天轮.pdf VIP
- 英语视听说4英语视听说IV教学大纲.pdf VIP
- 基根-《全球营销(第8版)》英文教辅-第4章.pptx VIP
- 基根-《全球营销(第8版)》英文教辅-第3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