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起消失还有亲密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都一起消失还有亲密感

成都一起消失还有亲密感   天回牛肉锅盔馆的岁末      2009年的最后一天,我们3个朋友在天回镇的无名牛肉锅盔店畅饮葡萄美酒,当然是用黄釉的陶盏,来与成都最正宗的小吃店作一个道别。天回镇被一家本地报纸称为成都最后的“城中村” 那位记者说的不假,天同老街注定是要消失的,我却厌恶其文字的矫情。水汽模糊的车窗外,车流如织,川陕路依然是四川进京的主要通道,两旁已围上了蓝色的铁皮,正在实施拓宽工程小说《死水微澜》中描绘的发亮的冬水田已经消失了,眼前只见光秃秃的土地和零星的水泥楼。   天同镇的名字很古老畦,传说唐玄宗为避安禄山之乱逃入四川,刚到天回镇这个地方,就接到前方捷报,说是郭子仪己三经平了安史之乱,便起驾回长安,于是有了天回镇之名。天回再次出名,是因为李劫人写的小说《死水微澜》,小说里的故事主要在天回镇展开。天回镇在成都市北边的植物园附近,我们到达的时候刚过上午9点。低矮、破旧的砖房被蜿蜒、狭窄的小街串着,像根烂草绳。不过这破旧之中,竟还透露着繁华的现代商业气息,有安着落地玻璃窗的耐克服装店,也有堆满了各式生活用品的小超市。眼睛在街面上逡巡,忽地看到一个黑乎乎的门脸,那就是全成都最知名的牛肉锅盔店无疑,当街4根木柱撑着小青瓦屋顶,左边是灶台,右边是玻璃柜,中间是门,门楣上横挂一块长方形木板,是小店的招牌,上面却什么字都没有,只一块灰白的痕迹,从街边朝店里望,黑洞洞地泛着黄光跨进门,才看清那黄光是白炽灯,天花板极低矮,下面藏着一群方木桌和长条板凳。   店里还没有客人,一位穿自大褂的中年妇女在大木盆里使劲地揉牛肉,像是把豆瓣酱、米粉等调料往里和。原以为进店就可以吃,结果被告知:11点才开饭,卖到下午3点就结束。这真是奇怪的规矩。我这才想起,上次来时是中午,人头攒动,连空座都找不到。小店的奇怪之处还有,菜谱极简单,家俱极古旧,价格极便宜。店里只卖4样食物:粉蒸牛肉、锅盔、牛杂汤和白酒。粉蒸牛肉l块钱一碗,锅盔5角一个,牛杂汤小份2 5元,大份5元,白酒5角一碗。一份粉蒸牛肉刚好够填满一个锅盔,少则3元钱??可以搞定一顿午饭。店里没有碗,只有浅浅的黄釉陶盏。因为价格便宜,陶盏的碗口又极浅,两三位食客只要一坐下,桌面上的陶盏一定摆得满满的,很阔气的样子。满桌陶盏尽管“气势磅礴”,却几乎找不到一只完整的,每只陶盏的边缘都布满犬牙交错的豁口。   一位留着胡茬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外,握着铁火钳往灶膛里塞煤炭,灶膛的口子居然是朝着街外边的。他就是牛肉店的法定代表人,余芝发,今年56岁。揉牛肉的女人是他的妻子唐春英,站在玻璃柜边揉白面做锅盔的是女婿张伟。女儿在家带小孩,全家人都在店里忙活。我提到店子的奇情,余芝发显得不以为然,说:这些都是老习惯,我们没有改变罢了。   “这家店可能有200年的历史了吧。解放前,这里是关帝庙的厢房,楼上是唱川戏的舞台,当时也在卖牛肉锅盔,是同族人开的清真馆子。解放后,搞公私合营,小店归成都市金牛区商业公司所有。1979年我从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回川后,就在这家店里做了职工。1991年,我把小店承包下来。1999年,商业公司破产,我花了11万元把店铺买了下来。”这段古在他嘴里,云淡风轻。   问他牛肉为啥卖得这么便宜,余芝发竟然找不到词儿。过了好久,才说:自家的店铺,没有门面租金,就卖得便宜,也卖得多。1970年代,粉蒸牛肉才1角5分钱一碗,80年代卖4角,90年代卖6角,到2008年才涨到I元钱一碗。现在,粉蒸牛肉每碗挣2毛钱,每天能卖一千两百多碗。   说话的间隙,余芝发往灶台里加煤,跟着在铁锅上摞竹篾蒸笼。每到蒸汽冲透竹笼、直奔屋顶而去的时候,他就往上再重一笼。摞第3笼时,竹笼都顶到头上了。第4笼,他必须爬上灶台蹲着放。第6笼,余芝发已经站在灶台上了。   已经10点了,唐春英揉完牛肉,又把桌面擦了一遍,店里似乎一切准备就绪。这时,两个带毛线帽的漂亮女子走了进来,像是不速之客。余芝发一下子不说话了,只管埋头干活。女子和老余搭话的时候,唐春英把手插在围裙的口袋里,站在一边紧张地听。直到她们离开,她才松下一口气来。我问唐春英,她们来干啥啊,又不吃饭:唐春英说,拆迁办的。语气沉重。   漂亮女子的到来像是在平静的水塘里扔下了一颗石子,立即荡起了细微的涟漪。拆迁立即成了店里的惟一话题。唐春英和一位串门的隔壁女人聊了起来――上个月,拆迁办派来做思想工作的是个男的。那个男的走进店门,就粗声大气地责问为啥不接电话:唐春英说电话放在里屋,外面忙生意+听不到:男人临走时放了猥话,说:“想当钉子户?给你们200万,去学金华的嘛。”――我插话问这是什么意思,唐春英说:你不知道哇,就是上个月拆迁自焚的那个地方,他赌我们没有本事学唐福珍,如果学了就给我们200万。唐春英说刚才那两个女子对我家老余讲,我们是站在你们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