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桥损伤的动力法评估分析-dynamic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bridge damage.docxVIP

钢筋混凝土梁桥损伤的动力法评估分析-dynamic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bridge damage.doc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钢筋混凝土梁桥损伤的动力法评估分析-dynamic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bridge damage

第一章绪论§1-1引言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损伤的不断积累,导致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是桥梁突然破坏。近几十年来,世界上有许多大桥由于损伤导致发生了桥塌人亡的灾难性事故[1]:1994年10月,韩国汉城圣水大桥垮塌,造成32人死亡,17人重伤。1996年12月,广东韶关特大桥梁坍塌,死亡32人,重伤59人。1998年9月24日,宁波招宝山大桥在即将合拢的时候发生桥体断裂,损失高达4亿元。1999年1月4日,重庆景江彩虹桥跨塌,40人死亡,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2000年11月27日,深圳盐坝高架引桥发生突然坍塌。支架构造和设计不当、施工方法和工艺存在缺陷等综合因素,是导致盐坝塌桥的主要原因。2001年11月7日,四川宜宾南门大桥桥面断裂坍塌,2人遭遇不测。2004年6月10日,辽宁盘锦市境内辽河大桥中孔挂梁也因钢筋疲劳和锈蚀突然倒塌。2006年12月2日,印度比哈尔邦帕戈尔布尔火车站附近一座有着150年桥龄的旧桥坍塌,地面一列火车被压,导致22人死亡。2007年8月1日,美国美国明尼苏达州境内的一座跨越密西西比河的公路桥在傍晚交通高峰时段垮塌,约有50辆汽车坠入河中,造成7人死亡,79人受伤,20人失踪。2008年3月27日,浙江一轮船在航行至正在建设的金塘大桥时,船舶桅杆与该桥面发生碰撞,桥面箱梁塌落,造成船上20船员4人失踪。既有桥梁的损伤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桥梁损伤状况也非常严重,据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198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美国578000座桥梁的41%在结构上存在着缺陷,至少有130000座公路桥梁限制了通过车辆的载重量,5000座桥梁被封闭停止使用,平均每年有150~200跨遭受部分或全部破坏,修复全部受损桥梁的预算起码要900亿美元[2]。截至2009年2月,我国已有的近50万座特、大、中、小桥中,属于三、四类不良状况或承载力下降的“体弱”桥梁已超过万座。据交通部公布的全国公路桥梁情况统计,现存的230778座公路桥梁中,除病害桥梁,还有危桥4451座。进50年以来,新闻媒体披露的国内垮塌桥梁就有数十座。据中国桥梁专家分析“老、弱、病、危”桥的病因,首先是设计规范对耐久性的标准要求低。我国规范规定的车辆荷载安全系数是1.40,低于美国的1.75和英国的1.73,这就使美、英桥梁需要承受的车辆荷载效应设计值(标准值与安全系数的乘积)分别高出我国规范所需的40%和59%。另一方面,在估计桥梁构件本身的承载力时,我国规范规定的材料设计强度又定的较高,因此对车辆荷载来说,我国桥梁的设计承载力仅为美英的68%和60%。二是交通负荷不断加重,重载和超载导致结构的损伤进一步加剧,当初的设计荷载与交通发展不相适应;三是部分桥梁建设项目匆忙上阵,边勘探设计、边施工建造的“政绩工程”、“献礼工程”层出不穷;四是建筑市场的不规范性,“三无”工程、“豆腐渣”工程经常发生;五是重建设、轻维护现象严重。多种病因,导致桥梁质量下降,桥体使用寿命缩短、未老先衰,直到突然垮塌。据专家介绍,我国桥梁的维护费用每年需38亿元,而实际投入的只有8亿元,不足四分之一,由于资金有限,不可能一次性全部进行加固改造,需要区分轻重缓急,需要对桥梁状态特别是损伤状态做出科学准确的评判。如何在经济和技术许可的情况下确切地评估桥梁的损伤已成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桥梁安全性、可靠性与耐久性研究的热门课题[3]。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桥梁工程的重点已经逐步转移到养护与维修、鉴定评估和加固改造方面,并且己经取得了有效进展。1980年,英国工程师协会发表了《既有桥梁结构的评估》;198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召开了《关于道路桥梁维修管理国际会议》;1990年、1993年、1996年,在英国召开了三次桥梁管理国际会议。此外,还有很多相关会议论文集和专题研究报告。在工程实践方面,美国、英国、加拿大先后颁布了基于结构可靠性理论和设计规范的桥梁评估规范和文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桥梁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设计评估理论还不够先进,评估体系还不够全面,评估方法还有待于提高。近几年来,我国也在积极开展桥梁方面的评估研究工作,逐步积累资料和经验。了解桥梁的实际状态,包括损伤状态、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等,可以使既有桥梁的技术改造决策更科学、合理、经济,从而提高桥梁的承载力,改善其使用功能并保障结构的使用安全,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展桥梁损伤评估的研究是应该是世界范围的,它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2桥梁损伤评估主要研究方法桥梁结构损伤评定已经引起世界性的关注[4]。桥梁损伤的评估主要关心既有桥梁结构系统基本性能的估计和预测未来的安全性。对旧桥结构性能进行评定的工作远比新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