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ppt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胃膨胀和返流 预防: ①避免过大的通气量和过快的通气速度使气体进入胃内,导致胃胀气。 ②应注意检查和调整头部及气道位置,观察胸部的起伏,避免过高的气道压力。未清除胃内容物时,要行慢的通气方式。 ③如果胃部胀满,患者侧卧,然后挤,勿压腹部,同时清理呼吸道。 处理: ①有返流发生,复苏者要使患者侧卧,从嘴里向外擦拭干净胃内容物,然后继续仰卧行CPR 。 2) 肋骨、胸骨骨折 预防: ①正确的心肺复苏可减少并发症。 ②按压力度掌握正确。 处理: ①待心肺复苏后摄片,诊断是否有骨折。 ②平卧或包扎固定处理。 胰岛素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 低血糖反应 轻度: 能够自我治疗、感觉饥饿、乏力、出汗、颤抖、心悸 。 中度: 可能需要外界帮助、头痛、注意力下降、情绪变化。 重度: 不能够自我治疗,意识障碍-或昏迷。 预防: ①告知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 ②指导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案,使患者自觉或在家属督促下正确、及时、准确进行胰岛素注射并准时进餐。 ③病情较重,无法预料患者每餐进食量时,可以先吃饭,然后再注射胰岛素。 ④预防夜间低血糖:加强巡视,监测血糖、睡前加餐、减少夜间胰岛素剂量、调整胰岛素注射时间、改变胰岛素类型。 胰岛素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 低血糖反应 轻度: 能够自我治疗、感觉饥饿、乏力、出汗、颤抖、心悸 。 中度: 可能需要外界帮助、头痛、注意力下降、情绪变化。 重度: 不能够自我治疗,意识障碍-或昏迷。 预防: ①告知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 ②指导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案,使患者自觉或在家属督促下正确、及时、准确进行胰岛素注射并准时进餐。 ③病情较重,无法预料患者每餐进食量时,可以先吃饭,然后再注射胰岛素。 ④预防夜间低血糖:加强巡视,监测血糖、睡前加餐、减少夜间胰岛素剂量、调整胰岛素注射时间、改变胰岛素类型。 处理: ①对轻、中度及意识清楚者:给予口服15~2Og糖类食品(葡萄糖为佳;或 6~7颗糖,或含糖饮料等)。 ②对重度患者或意识障碍-者:给予50%葡萄糖液2Oml静推,或根据病情正确处理。 ③低血糖已纠正: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调整用药,可监测动态血糖,注意低血糖症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生命体征,建议患者经-常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避免低血糖再次发生,对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儿童或老年患者的家属要进行相关培训。 ④低血糖未纠正:静脉注射5%或者10%的葡萄糖,或加用糖皮质激素。注意长效胰岛素及磺脲类药物所致低血糖不易纠正,可能需要长时间葡萄糖输注。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24~48小时。 2) 抗体反应、过敏反应 预防: ①提倡选用高纯度人胰岛素。 处理: ①注射胰岛素后出现皮肤荨麻疹、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 甚至过敏性休克,一但出现按抗过敏治疗。 3) 局部反应(皮下脂肪萎缩、皮下硬结形成) 预防: ①提倡选用高纯度人胰岛素及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 处理: ①更换注射部位,避免短时间内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要求二周内不可在同一部位注射) 4) 胰岛素水肿(体重增加) 轻度水肿,一般无须处理,这种水肿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即可逐步自行消退;严重水肿可用少量利尿剂。 5) 屈光不正(视物不清) 屈光不正原-因:血糖下降速度过快,使晶状体和玻璃体内渗透压不平衡所致。表现为视物模糊,多见于初用胰岛素者。屈光不正者血糖稳定后症状自然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窒息 预防: ①意识不清者禁漱口,用血管钳夹紧棉球,每次只用1个棉球, 防止棉球遗漏在病人口腔内。 ②棉球湿度适当,以不滴水为标准。 ③有活动性假牙者应先取下。 处理: ①呼救报告医生。 ②取出异物(用手,血管钳,吸引器等 )。 ③给病人取头低脚高位,拍背。开放气道,给氧,必要时人工呼吸。 2)黏膜损伤 预防: ①夹棉球方法正确,不能用钳子直接接触黏膜. ②擦洗动作轻柔。 处理: ①损伤黏膜处出血者立即止血。 ②保护受损黏膜(用西瓜霜等)。 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床栏致伤及床栏损坏 预防: ①护士每班检查床档功能。 ②患者肢体与床档之间用软枕隔挡,以保护患者肢体。 ③教会照顾者正确使用床档,确保安全。 处理: ①报告护士长、医师。 ②按医嘱对患者碰伤肢体进行检查,必要时拍片,明确诊断。 ③立即报修。 2) 约束带致伤及肢体淤血 预防: ①注意约束松紧。 ②使用棉质软约束带,必要时垫衬垫。 ③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 处理: ①报告护士长、医师。 ②立即松开约束带,有专人看护。 ③按医嘱对淤血、皮肤破损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