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学的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粉体学的基础

第十三章 粉体学基础 华东理工大学 制药工程系 第一节 概述 粉体学:是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粉”(小于100um的粒子)和“粒” (大于100um的粒子) 一级粒子(单体粒子)和二级粒子(聚结粒子) 粉体可作为第四种物态 与液体的流动性相似 与气体的压缩性相似 与固体的抗变形性相似 第二节 粉体粒子的性质 一、粒子径与粒度分布 粒子径的表示方法 粒度分布 平均粒子径 粒径的测定 二、粒子形态 三、粒子的比表面积 一、粒子径与粒度分布 (一)粒子径的表示方法 1、几何学径:根据几何学尺寸定义,显微镜或库尔特计数器测定。 (1)三轴径:长径l,短径b,厚度h (2)定方向径:投影按同一方向测得的粒子径 (3)Heywood径:与粒子的投影面积相同的圆的直径 (4)等体积径:与粒子的体积相同的球体的直径 2、筛分径:-a+b 3、有效径:在液体中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形颗粒的直径,常用以测定混悬剂的粒子径,又称stokes径。 4、比表面积等价径:与粒子的比表面积相同的球的直径,用吸附法或透过法测定粉体的比表面积后推算出的粒子径 (二)粒度分布 不同粒径的粒子群在粉体中所分布的情况,反映粒子大小的均匀程度。 频率分布和累积分布 (三)平均粒子径 平均值:常用中位径(中值径),即在累积分布中累积值正好为50%时对应的粒子径。 (四)粒子径的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不同,原理不同,适用范围也不相同 显微镜法:几何学粒径 库尔特计数法:等体积球相当径 沉降法:根据Stoke方程,有效径 比表面积法:有气体透过法和氮气吸附法,不能求得粒度分布 筛分法:“目” 二、粒子形态 工程上广泛使用描述性术语,如球形,针状等 定量描述粒子的几何形状可用形状指数、形状系数 三、粒子的比表面积 单位重量或体积所具有的粒子表面积 根据计算基准不同可分为体积比表面积和重量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即可表征粒子的粗细,也可表示固体的吸附能力,同时对制剂性质和药理性质也有重要意义 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吸附法(BET法) 透过法 第三节 粉体的密度和空隙率 一、粉体的密度 单位体积粉体的质量 由于粉体的颗粒内部和颗粒间存在空隙,粉体有不同的体积,所以粉体的密度可分为三种: 真密度:粉体质量除以颗粒的真体积(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 颗粒密度:粉体质量除以包括颗粒内空隙的体积,水银置换法测定 松密度:粉体质量除以粉体所占的体积(包括颗粒内外空隙) 二、粉体的空隙率 粉体层中空隙所占有的比率 由于颗粒内、颗粒间都有空隙,相应地将空隙率分为: 颗粒内空隙率 颗粒间空隙率 总空隙率 第四节 粉体的流动性与充填性 一、粉体的流动性 与粒子的形状、大小、表面状态、密度、空隙率、颗粒间的内摩擦力和粘附力等有关,无法用单一的物性值表示。 (一)流动性的测定 休止角:静止状态的粉体堆集体自由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流出速度:流出速度越大,粉体流动性越好 压缩度:压缩度20%以下流动性较好 (二)改善流动性的方法 增大粒子大小:一般粒径200um,休止角小,流动性好。 改善粒子形态及表面粗糙度:粒子形状越不规则,表面越粗糙,休止角就越大,流动性也越小。 适当含湿量:表面吸附的水分增加了粒子间的粘着力。 加入助流剂:润滑剂可以减少粒子间的凝聚力,改善粒子的表面状态,主要是减小表面的粗糙性。 二、 粉体的充填性 粉体的填充性是粉体集合体的基本性质,在片剂、 胶囊剂的填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填充性可用松比容(specific)、松密度(bulk density)、空隙率(porosity) 、空隙比(void ratio) 、充填率(packing fraction) 、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来表示 助流剂对充填性的影响 助流剂的粒径一般为40μm左右,与粉体混合时在粒子表面附着,减弱粒子间的粘附从而增强流动性,增大充填密度 用量为0.05%-0.1%(w/w) 第五节 粉体的吸湿性与润湿性 一、吸湿性(moisture absorption) 吸湿性是指固体表面吸附水分的现象 药物的吸湿特性可用吸湿平衡曲线表示 水溶性药物的吸湿性 水不溶性药物的吸湿性 (一)水溶性药物的吸湿性 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性急剧增加,一般把这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 CRH)。 水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吸湿性更强,根据Elder假说,水溶性药物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成分CRH的乘积,而与各成分的量无关。 测定CRH的意义 (1)CRH值可作为药物吸湿性指标,一般CRH愈大,愈不易吸湿; (2)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