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原文锆石 与守护时光的简话.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文锆石 与守护时光的简话

原文锆石 与守护时光的简话 作者:溯鹰 第一章.回溯历史的历史 历史,一个厚重而宏大的字眼,人类所经往事的总集合。无论是有意无意被抬向高坛的光鲜形象,还是尚未在文明低谷里埋绝的世纪阵殇;无论是宽阔如大河般的编年主线,还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传说…历史的长卷中,总有太多太多吸引人们把目光投向往昔的理由。而对于以史为志的人来说,对这些纷繁沧桑的历史事件进行确切的的定位与编年,似乎总是一个能使他们心有归属的终极命题。不过好在文明史本身即是人类这个意识物种的发展史,历朝历代的历史学家们由此可以把心思主要放在考证古人们有意无意地留给后世的信息中,挖掘,解读,推论,编撰,最终为厚重的文明纪年留下一抹庄严的祭献。十载,千秋,一个世纪,十几个世纪,青史大卷几番书,溯觅轮辙见何年。 与历史学家们灯下读史的严肃身影相辉映的,则是人类群体中那群以不安分而出名的人--地质科学者。在史学家面对着漫漫黄沙中的文明遗迹或兴奋或叹息的时候,地质人却悄然走向人类文明史的界碑前,一个步伐迈出,留下一串设问。文明史内的精确定年毕竟有人类意识所参与的遗留信息可供解读,可我们这边要去为没有人类文明存在的史前事件定年,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是啊,怎么办呢?永夜般的史前浩瀚渺茫,无际无期。何从下手?何从定位?无论从哪方面看,试图为动辄便以百万年为基本单位的史前某个事件[编年],听起来都更像是一场虚幻的梦呓,一场不合时宜的意淫。然而,有太多事实却往往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这个整天总把所谓梦想家挂在嘴边嘲笑的种族,其实恰恰最不乏的,便是一个又一个筑梦成真的实例。 在荒芜的史前永夜中第一次向人类伸出援助之手的,是化石。这些早已化为磐石的史前生命用自己的遗骸向人们诉出那悠远记忆中的一抹抹碎片。刚好在那个化石研究开始逐渐兴旺时代,近代生物学的先驱们又恰逢时宜地抛出了生物演化的时间理论--某个时代物种整体演化的复杂性总是与该时代距今所离的时光负相关。物种进化出的结构越复杂,距今的时光就越近。于是,人们得以在生物进化的曲线上,将它们生体构造复杂性的变化,转换为时光之晷上排列的刻度。随着一块块化石的出土,一片片拼图的完整,一个个证据的归位,人们渐渐开始知道,一个只有藻类漂浮的时期,怎么也不应覆盖石炭纪茂密丛生的蕨林,一个三叶虫和角石共舞的时代,怎么也不能晚于侏罗纪满地爬行的鲜活;一个始祖鸟振翼的天空,大概不会上演鱼儿登陆的大戏,而一个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交融共生的新时代,则终将替代中生恐龙们强权的帝国。 就这样,古生物工作者不懈地努力着,愈来愈精细的化石的出土了,模式种的建立也越来越完备了,按说,一切到了这里仿佛应该有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的故事也应就此打上一个饱满的休止符了。然而不。故事,终归还是遇到了一个无可避免的转折。我们应该看到,手握化石的地史回溯者们所做的不懈努力,似乎确实无补于古生物地层学一个先天的致命硬伤。甚至这种硬伤的表达实在太过简单,简单到直达这种体系的根基:生物的进化关系,向来只能确定生物所在的地层发育的先后。谁,又能指出这个具体的生物埋葬于哪一年呢? 就这样,以古生物地层学为基础的相对地质年代学,在为人类带来了古生物精密的演化结构后,却发现,在时空的广袤矩阵中,它甚至连自己的地址都无法准确锁定。相对地质年代学携手生物学经历了大繁荣后,却遇到了这个实在过于尴尬的瓶颈。在此之后,虽然对于绝对测年亦有过一些零星的实践与尝试,但由于缺乏令人信服的理论而终归无法形成成熟的科学体系。探寻史前时光的旅者们就这样再次陷入了史前无尽的永夜,他们,仍然需要用继续向前的脚步来寻觅永夜中真正的光明,寻觅那对绝对地史定年的终极向往。我们今天的故事,也由此正式开始了。 第二章.岩石中的放射系统--寻回逝去时光的定律 经历过漫长的寻觅之后,黑色的眼睛最终还是寻找到了那片远在彼方的新的光明。更有意思的是,这道让地史的探寻者们眼前豁然的光,的的确确也就是某种光源--它的名字叫做放射性衰变。 说到放射性衰变,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天然放射性衰变来自于放射性核素。无论是Caution!Caution!的警报音,还是黑黄庄重的放射性标识。无论是原子弹的惊骇,还是切尔诺贝利的殇痛…说起放射性,总是有太多太多的话题勾起我们讨论的欲望。而今天纳入我们关注视野的,则是这些危险小粒子们的某条至关重要的性质---或者换句话说,也就是那束将地质年代学的研究者们引向光明的神圣之光--而这束光,便是著名的衰变定律。 1902年,卢瑟福(Rutherford)和索迪(Soddy)成功地将衰变速率的大小与放射性核素的数目量度建立起了联系--放射性母体核素衰变为稳定子体核素的衰变速率,将在任何时候(t)都与放射性原子数目(N)成正比。换句话说,裁定时光尺度的终极信息,便压缩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公式里: -dN/dt=λN┉┉┉┉┉┉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