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郁金种质资源初步评价及川郁金优良种系初步筛选分析-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curcuma aromatica and preliminary screening and analysis of superior germplasm of curcuma aromatica.docx

郁金种质资源初步评价及川郁金优良种系初步筛选分析-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curcuma aromatica and preliminary screening and analysis of superior germplasm of curcuma aromatica.docx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郁金种质资源初步评价及川郁金优良种系初步筛选分析-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curcuma aromatica and preliminary screening and analysis of superior germplasm of curcuma aromatica

中文摘要郁金为多基源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郁金项下规定郁 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姜黄 C. longa L.、广西莪术 C.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 或蓬莪术 C.phaeocaulis Val.的干燥块根,在商品上分别称为“温郁金”、“黄丝郁金”、“桂郁金”和“绿 丝郁金”。由于其来源复杂,分布广,繁育技术落后,栽培及采收加工方法不规 范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品质良莠不齐,产量差异很大;再加上现有的法定标准均 未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因而郁金的质量控制比较困难。该课题是四川省育 种攻关项目“川郁金特色种质材料研究” 课题以及成都市科技局项目“郁金种 质资源评价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本论文主要就收集到的 29 份郁金种质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并对川郁金(绿丝郁金、黄丝郁金)进行了优 良种系初步筛选研究。 种质鉴定研究方面,对收集到的 4 省 21 地 29 份郁金种质进行了原植物、性 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定以及 HPLC 指纹图谱研究。形态组织学研究表明:广西 2 地种质分别来源于广西莪术和温郁金。TLC 薄层鉴别方面,首次采用吉马酮、 莪术二酮、莪术醇、姜黄素 4 个对照品进行郁金的鉴别。HPLC 指纹图谱研究方 面:首次建立了温郁金、黄丝郁金、绿丝郁金的 HPLC 指纹图谱,并通过建立的 三种郁金 HPLC 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可用于区别三个不同品种郁金。根据 TLC 和 HPLC 指纹图谱进一步鉴定,不同郁金种质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的差 异,其中福建收集的两个种质:No.17 与蓬莪术较为接近,No.19 与温郁金较为 接近,这与形态组织鉴定结论相吻合。 种质评价研究方面,对不同郁金种质进行了产量、经济效益和内在质量评价。 测定了浸出物、挥发油、总姜黄素的含量,首次建立了吉马酮和莪术二酮的含量 测定方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产郁金的两个种质成分差异较大,其中 No.17 吉马酮含量符合绿丝郁金含量范围,No.19 吉马酮含量符合温郁金含量范围,这 与指纹图谱的评价结果相吻合。而桂郁金种质混杂,除了广西莪术外还有温郁金 的块根作为商品一起入药,故成分差异比较大,这与桂郁金无法建立 HPLC 指纹 图谱的结论一致。 同时,通过上述评价发现:若用产量和经济效益评价以绿丝郁金种质最佳,结合化学成分含量,产地以四川-4 为佳。若用浸出物、挥发油、总姜黄素含量评价则以黄丝郁金种质最高,其总姜黄素含量明显优于其他品种,相差高达 1000 多倍;其中挥发油含量以四川-7 产者为佳,总姜黄素和浸出物含量以四川-6 产 者为佳。若用吉马酮、莪术二酮含量评价以温郁金最高,尤以浙江-3 产者为佳。 鉴于川郁金的优势,优选黄丝郁金、绿丝郁金为良种选育的优质种源,为郁金的 优良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川郁金优良种系初步筛选研究方面,首先从植株健壮、抗病抗逆性筛选了川 郁金 291 份株系(其中绿丝郁金株系 111 份,黄丝郁金株系 180 份)。再通过块 根和根茎鲜重对川郁金进行产量筛选,并将筛选出的高产株系分为 A、B、C 三类。 以吉马酮、莪术二酮、总姜黄素为含量测定指标,对 A、C 类共 74 份样品进行含 量测定。最终根据化学成分总量综合分析筛选得到郁金优良株系 49 份:其中绿丝郁金 9 份,均产自四川-4;黄丝郁金 40 份,分别产自四川-1、四川-3、四川 -4、四川-5、四川-6、四川-7。 上述研究结果为郁金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质量标准的建立以及川郁金良种选育等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郁金 种质评价 HPLC 指纹图谱 优良种系AbstractRadix Curcumae ,the root tuber of 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C. longa L. and C.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 or C. phaeocaulis Val, root in the family of Zingiberaceae.The difficulty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Radix Curcumae materials, unstable quality and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yield as the result of their complex origin, wide distribution, multi- variety,breeding backward technology,cu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