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闯出“名堂”外来工
闯出“名堂”外来工
当代中国每年有亿万来自农村的青年涌入城市打工,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他们出身平凡,成长环境艰苦,奋斗的起点也较低,但他们不放弃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取得了非凡的令人赞叹的成绩。他们积极乐观、坚韧不拔、勇于超越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在这些最平凡的打工者身上最能体现正在崛起的中国昂扬向上的生命力。
郭荣庆:卖菜郎自修考上研究生
郭荣庆1974年出生在山东省青驼镇东冶村。在当---时那个贫困的山村里,郭荣庆和村里的大多数孩子一样,只念到初中毕业他就不得不辍学了。从小学到初中,郭荣庆的成绩名列前茅,然而家里实在没有能力负担他继续读书,为了生活下去,他只能进城打工。为此,班主任上门家访,认为这样A-好读书苗子浪费了实在可惜。郭荣庆却觉得作为男子汉自己应该为家里分担责任,从此读书就成为他心中的一个梦想。1991年,郭荣庆踏上了打工的行程,先后去过上海、徐州、威海、秦皇岛等很多城市,他扫过大街,干过体力活,和很多民工一样过着漂泊的生活。
1995年,他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靠卖菜赚得400多元固定收入维持生活,他的心底却始终没有放弃爱好和梦想一一读书。打工之余,只要有时间,郭荣庆就买来高中教材自学,阅读了大量感兴趣的经济类和政治类书籍。有一天,一位大学教师瀛文风发现了这个用功的小伙子,瀛文风当即判断这个^绝对不一般,主动做起了郭荣庆的义务老师,帮助他辅导学习中的问题。
当年年底,郭荣庆便节衣缩食参加了大连外国语学院自学考试的学习。此后,郭荣庆便开始艰难的求学之路。直到2001年12月20日,5年磨砺,郭荣庆终于通过了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专科全部考试。2002年,又通过了同一学院英语席科自考的全部课程,拿到了大连外国语学院的毕业证书。2003年,郭荣庆下决心考研。这年他报考了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但以3 1分之差落榜。他没灰心,继续参加了研究生考试。2004年,经过笔试和复试,顺利地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录取为法律硕士生。
经过这么多年,郭荣庆发现学习的道路非常适合他。他打算以后继续做学问。郭??庆认为刻苦的学习加正确的方法,这两点帮他实现梦想。他向广大民工朋友建议:正确地评价自己,确定适合你的目标,坚定地走下去,你就一定能有实现梦想的一天。
安子:创造精神财富的打工偶像
2006年9月19日晚7时,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迎接国庆57周年系列报道《经典中国?我和我的祖国》中,报道了深圳极具传奇色彩的青年企业家代表――安子的打工、求学、创业的成长故事,安子被央视誉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民工进城的优秀典范”。安子从―个普通的农村打工妹,成长为明星企业家、著名的国际职业培训师,成为深圳十大杰出青年、中央电视台改革开放20年20个历史风云人物之一。她从工厂流水线走进人民大会堂,从初中业余补习生成长为省作协会员、北京大学百年讲坛特邀主讲嘉宾,安子成就了很多打工青年都曾向往的梦想。
安子真名叫安丽娇,出生于广东悔县扶大乡。1981年,安子14岁读初二那年,班里有几个要好的女同学因家境贫困只好辍学了。那时,安子也没心思读书,有一天晚上她跟爸妈说:明天开始我不去上学了,我在家里帮你们的忙。她爸爸是远近闻名的厨师,家里开了一个小餐馆,辍学在家,她做起了爸妈的帮手。有一天表姐从深圳回来了,表姐的话语让她对深圳产生了一种向往。
17岁那年安子从家乡出来闯深圳。先后当过电子厂的插件工、宾馆服务员和印务公司制版员。除了打工,安子还去离厂较远的一所文化培训班听课。安子的铺上放着许多的文学书籍和杂志,还有―本本稿纸。工闲时女孩们部出门逛街,安子却趴在铺上看书或写作。虽然安子也有出门的时候,但她不是逛百货商场,而是去了新华书店博览群书。她并未放弃学习,在打工的前7年,她坚持自学了6年半,7年打工积蓄,几乎全用来交了学费。后来与她―起读深大中文系大专班的同学,不少人都没有坚持下去,她周围的人用讥调的语气对她说:“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始终改变不了打工的命运。”安子觉得读书不仅汉是为了实现大学梦,更重要的是充实自己,在深圳不时时充实自己,就会被淘汰。在别人忙着赚钱的时候,她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1991年,安子边打工边完成最后半年的大专课程,同时进行《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一书的写作,这部作品陆续在《深圳特区报》上连载,并出版《青春驿站》一书。这本书让安子成为打工者的偶像。
1992年,安子调入深圳市委宣传部《特区企业文化》杂志社任编辑、记者;1994年调入深圳市劳动局《劳动时报》社任编辑、记者;1996年,安子把《深圳劳动时报》社主办的劳动者俱乐部接管过来,改组为“安子的天空俱乐部”。不久,又搞起了安子新家政服务公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