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一候选基因突变分析
新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一候选基因突变分析
【摘要】目的:对一个致病基因已定位于1p36.12~1p35.1的BFIC家系进行位置功能候选克隆研究。方法:引物设计应用在线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3,采取PCR 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候选基因ATPIF1的突变分析。序列分析采用DNATAR 软件。结果:未发现与疾病表型共分离的致病突变,但其中发现3个已知的多态(IVS1-19a→g,IVS3-69a→g,IVS3-96a→g)。结论:排除ATPIF1为BFIC致病基因的可能。
【关键词】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候选基因;突变分析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6-0794-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convulsions, BFIC) 为一类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癫痫综合征,意大利学者Vigevano等[1]首次对本病进行了报道,其主要特征为:患者多于出生后3~12个月首次出现无热性癫痫发作;大部分为复杂部分性发作(CPSs)和(或)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s),2~5岁可自愈。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体格及智能发育正常。抗癫痫药物治疗疗效较好,具有不完全的外显率。目前该癫痫综合征的致病基因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前期工作中我们运用全基因组扫描技术和单体型分析的方法将一个来自中国湖南地区遗传四代的BFIC 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微卫星标志D1S2864和D1S2830之间12.4 cM的区域内即相当于1p36.12~1p35.1的范围。为了进一步克隆BFIC的致病基因,我们运用定位区间内功能候选基因克隆策略进行疾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工作。综合分析特发性癫痫的发病机理、已克隆基因的特点,及候选基因的组织表达,筛选了候选基因ATPIF1进行突变检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一个遗传了四代的中国人BFIC家系,该家系共33个成员,无近亲婚配史。其中患者8例,男女均有发病且例数相等,每代均有患者,有男→男传递,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有研究对象均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两名有经验的神经内科医师进行病史询问和详细的体格检查。诊断依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所提出的标准[2]。
1.2 方法:抽取先证者外周静脉血5~10 ml,按常规酚/氯仿法提取gDNA。采用PRIMER3软件设计引物,扩增序列包含各个外显子上下游30~50 bp,由上海生工合成,具体PCR扩增引物见表1。取特异性好且产量高的PCR扩增产物经虾碱性磷酸酶和核酸外切酶Ⅰ纯化后由ABI3771自动测序仪正反向测序,测序结果分别与人类基因组ATPIF1基因序列比较,使用DNASTAR软件分析结果。如发现序列变异,先在突变数据库进行查询(dbSNP http://www.ncbi ./SNP/)排除已知的多态,再进行家系内另两名患者、家系内两名正常人的检测,观察序列变异与疾病表型有无共分离。
2 结果
在对ATPIF1基因突变分析中未发现致病突变,但发现3个已知的多态分别是: IVS1-19a→g,IVS3-69a→g,IVS3-96a→g,均为杂合改变(见图1、2、3)。
3 讨论
BFIC是良性遗传性癫痫综合症的一种。自从1992年意大利学者Vigevano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遗传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已定位了3个BFIC致病位点:分别为19q12-13.1、16p12-q12和2q24[3,4,5],同时积极克隆BFIC致病基因。2000年Moulard B等认为BFIC与伴发热惊厥的全身性发作癫痫(GEFS+)有相似的临床特征,而SCN1B既是GEFS+的致病基因且位于19q候选区域内,故对10个BFIC先证者的SCN1B基因进行单链构象分析(SSCP),未发现与疾病表型共分离的致病突变[6]。2004年Gu W等排除了亦位于19q候选区域内LGI4基因为BFIC致病基因的可能[7]。Roll P等通过SSCP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位于16p12~q12候选区域内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基因(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gene KST1)与BFIC综合征的关系,结果未发现致病的序列变异[8]。因BFIC和BFNC均为早期癫痫综合征,是否存在相同的基因型?我国王家勤等对一国内BFIC家系进行候选基因KCNQ2测序分析,但亦未检测到致病突变[9]。
本研究收集了一个中国湖南地区遗传四代的BFIC 家系,通过全基因组扫描技术和单体型分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时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深层次问题.doc
- 新时期妇幼卫生发展政策研究.doc
- 新时期幼儿园家长工作探索和实践.doc
- 新时期我国篮球教练员队伍建设探析.doc
- 新时期我国体育政府管理职能界定及其转变.doc
- 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文化建构观.doc
- 新时期护士素质培养.doc
- 新时期工程质量监督问题探讨.doc
- 新时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若干思考.doc
- 新时期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面临若干问题思考.doc
- 2025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土木工程施工实习报告总结范文(二).docx
- 2025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必考题.docx
- 2025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最新.docx
- 破解网络空间价值引领的困境与路径探索.docx
- 中国智能建筑市场竞争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8-2023年(目录).docx
-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