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2010-2015年株洲市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是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实现“保二争一”目标和建设教育强市的重要时期。为大力发展株洲职业教育,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株洲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特制定《2011-2015年株洲市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株洲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是“一五”时期建立起来的以机械制造、建材、化工、纺织、冶炼为主的重要工业城市,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相对集中。全市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000多家,其中大中型企业60家,跻身全国500强之列的企业5家,已形成以冶金、机械、化工、建材、陶瓷等为支柱产业、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原材料生产和制造工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工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城乡居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是建设特大城市,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年均增长%,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为。
株洲不断增强的综合实力和鲜明的产业特色,为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注入了强劲推动力。新中国成立后,株洲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工业城市,一批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相继落户株洲。50年代,株洲铁路工厂技工学校(现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湖南省第一所技工学校。此后,株洲铁路机械学校、株洲冶金工业学校、湖南省化工学校、湖南省财会学校第一批行业特色明显、办学条件优越的国家级重点中专相继在株洲产业,成为株洲乃至全省和全国重要的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3所,在校学生约5万人。拥有省级示范性建设中职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6所,国家级重点中专、技工学校10所,农村示范性职业技术学校5所。设在职业院校内的国家和省级高级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10家,国家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1个。
经过几十年发展,几次资源整合,株洲市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存、培养与培训相结合、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9年,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为2.9万人,中职招生达到1.6万多人,超过了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连年攀升。各类院校和培训机构积极推行开放办学,近两年培训企业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30万多人次。服务经济社会成效显著,为株洲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崛起作出了突出贡献。五十年代开始,为支持株洲城市建设,一批铁道、冶金、化工、机械等中专学校落户株洲,为株洲培养了大量技术产业工人。目前,在全市近40万产业大军中,有近20万人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几年稳定在95%以上。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和建设需求
国家宏观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并制定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目标。职业教育必然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株洲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株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十一五”期间提出建设教育强市的战略目标,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决定投入50亿元,建设一座占地5700多亩的株洲职教科技园,全面整合城区职教资源。职教园将以建设“城市名片、两型典型、职教洼地、发展引擎”为目标,立足长株潭,辐射全省,面向全国,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成为长株潭乃至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职业学历教育中心、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心、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中心、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中心。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株洲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准备了条件。株洲东临“长三角”,南近“珠三角”,北靠“武汉经济圈”,西接“西部大开发”,同时株洲又面临我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机遇,是我国中部重要老工业基地,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据统计,仅株洲市来说,目前全市中级技工比例为%,高级以上技工仅占%,而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工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缺口大。现在,株洲市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每年需增加就业岗位4万多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生产、服务一线产业工人的素质、技能和数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职业教育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株洲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改变株洲市人才结构的现实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