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9张共19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9张共19张.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9张共19张

* 专题一 第三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清明上河图(局部) 商业 :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学法点拨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表现) 商人(商业活动的主体) 城市、市场(商业活动的场所) 商品的种类(交易内容) 货币(交易媒介) 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交易范围) -------- “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系辞下》)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溥。”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运场景 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会馆 唐代 宋元 汉代 先秦时期 明清 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 车坊:供外地客商停放车马的一种店栈。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商帮: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会馆: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 ◆徽商与晋商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 北方会馆的典型 代表——辽宁海城的 山西会馆。 河南南阳的山陕会馆 特点一:起源较早,产生之后不断发展,阶段性特征明显; 特点二:货币不断演变; 特点三:交通发达,辅助性经营场所繁荣; 特点四:商人活跃,到明清出现商帮和会馆; 特点五: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 学生合作探究一 特点六:政府对城镇商业活动的行政限制逐渐减少; 特点七: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学生合作探究二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学生合作探究二 由政府设置于城中;与居民区分开;经营位置、交易时间有限制;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范文澜《中国通史》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合作探究二 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3)比较材料一、二、三中“草市”与“市”区别,并说明“草市”出现意义。 学生合作探究二 “市”设于城中,“草市”形成于交通便利的地方;“市”为政府设置,“草市”为民间兴起的集市。 方便百姓日常生活,带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交流。 【材料四】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 (4)市的发展、草市的兴起和商业市镇的繁荣说明了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二 商品经济不断进步,并且逐步向农村扩展。 车水马龙的码头区 桥上的 商业区 瓦子:也称“勾栏”、“瓦肆”、“瓦舍”。北宋时期在商业市场开始出现的表演场所。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