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临床护理探讨.docVIP

降低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临床护理探讨.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降低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临床护理探讨

降低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临床护理探讨   [摘要] 为了探讨降低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的临床护理对策,本文对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表明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与消毒剂、皮试液、年龄、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护理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时刻牢记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的影响因素,严格技术操作规范,力争把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降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小儿   [中图分类号] R47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c)-0183-02   青霉素类药物以其高效、低毒的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其过敏反应发生率居各类药物之首。根据美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各种青霉素过敏者在正常人群中占0.7%~10%,青霉素严重过敏引起死亡的发生率为0.02‰[1]。因此,《中国药典》规定:在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前都必须常规做皮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青霉素皮试经常出现假阳性反应,尤其小儿更容易发生,从而给分析和判断皮试结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李亚玲[2]报道,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为10.9‰。为了能够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的共同责任,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地探讨,现报道如下:   1 皮试方法与判断标准   1.1 皮试方法   采用常规配制的青霉素皮试液,浓度为1 mL生理盐水含青霉素500单位,皮内注射0.05~0.10 mL,内含青霉素25~50单位,皮丘直径为0.5 cm,20 min观察结果。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笔者发现,对于小儿来说,皮试液浓度过高、注入量过大或放置时间过长,都会明显增加其阳性率,因此,必须严格掌握皮试液的配制与注射方法,确保浓度和用量的精确性,避免用量过高或注入皮下。除此之外,还应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应选择前臂掌侧面下1/3处腕横纹上三横指(1岁以下婴儿二横指)正中与腕横纹皮纹平行进针,机械损伤小,注射药物顺流无阻力,可有效地防止假阳性的发生[3]。   1.2 判断标准[4]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并无自觉症状。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 cm,或周围有伪足,局部发痒,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观察反应同时应询问有无胸闷、气短、发麻等过敏症状,若有此症状,则避免使用青霉素。   2 假阳性的原因分析   2.1 消毒剂的影响   消毒剂容易对皮试假阳性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常规用75%的酒精消毒,对皮肤刺激性较强,易出现假阳性,特别是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明显高于成人;②在皮试消毒液尚未完全干燥即给予穿刺,使消毒液在穿刺处渗入皮内,易出现局部皮丘隆起、偏硬,红晕直径可≥1 cm,出现假阳性。   2.2 皮试液的影响   青霉素皮试液浓度的不精确也容易出现假阳性,且浓度越大假阳性率越高;皮试穿刺时过深、皮丘过大,在一定范围内不易吸收,同样会导致假阳性反应;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时宜用生理盐水而不宜用注射用水,因注射用水是低渗性的,当与组织接触时,水分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肿胀可引起局部疼痛,疼痛刺激使局部血管充血、皮肤潮红、皮丘增大造成假阳性。   2.3 气候因素的影响   皮肤黏膜的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的神经元数量多于温觉感受器,因此,冷觉感受器对寒冷刺激较敏感。冬天天气寒冷,皮试液温度低,寒冷刺激会使局部皮肤发红,容易出现假阳性。   2.4 年龄因素的影响   小儿青霉素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因为小儿皮肤较成人皮肤薄,表皮棘细胞只有2~3层,缺乏透明层,角质层仅有数层相互黏着不紧的鳞片组成,真皮组织相对不成熟,乳头展平,因此,小儿皮肤外观光滑细嫩,但韧性不如成人,轻微刺激即可造成损伤;小儿皮肤结缔组织含基质多,含水量比成人高,受轻度物理刺激即可引起渗出,是小儿青霉素皮试阳性率高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生理盐水对照试验出现类似反应的理论基础[5]。   2.5 人为因素的影响   护士在操作时为了减轻工作量和降低材料的消耗,放置时间过长的皮试液仍然使用,从而使青霉素烯酸和青霉素噻唑酸含量升高,刺激皮肤导致假阳性率增高[6];由于青霉素可能发生较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如果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害怕引起纠纷,承担风险,人为的放宽了判断阳性的标准,当皮肤轻微发红(即应激反应)与过敏反应的皮肤发红辨别不清时,一律视为阳性,则会提高假阳性率;患儿的衣服袖口较紧,用手按压、抓挠同样也会增加假阳性反应。   2.6 其他因素影响   患儿空腹、饥饿、紧张、发热以及应用血管扩张药(654-2、阿托品等)与乙醇制剂等均可出现假阳性反应;且夜晚行皮试,由于灯光影响,且肾上腺皮质分泌激素水平下降,同样容易出现假阳性反应。   3 预防措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