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民硕士80后张李桃三张名片
农民硕士80后张李桃三张名片
个体、家庭、社会,乡土中国的30年变迁,给普罗大众的远择无外乎两种,背井离乡,或者汗润沃畴。张李桃走了一个曲线,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在新浪微博上,张李桃的自我简介是:华东理工硕士、万亩种粮大户、80后。
硕士务农?80后种地?对大多数人来说,第一次见到玉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李桃,难免都会有此疑问。
毕竟,这并非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人生抉择,张李桃说,“我如同一块小石头,被家族的使命和责任冲到此地,按自己的方式理解并适应这个社会。力求在实现企业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
个体、家庭、社会,乡土中国的30年变迁,给普罗大众的选择无外乎两种,背井离乡,或者汗润沃畴。
张李桃走了一个曲线,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张家老三的家族使命
1982年4月,安徽省无为县红庙镇马塘村一问普通农舍,一个叫张李桃的小男孩呱呱坠地。他是张家的第三个儿子。
同年的元月1日,中国第一个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下发,这份全称为“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的文件,正式肯定了土地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束了长达30年关于包产到户的争论。
此后5年,连续5个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出中国农村发展的巨大活力,张李桃的家庭无疑也是受益者。1987年,头脑灵活的张家父亲建了一个小型米厂,他的愿望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三个儿子读得起大学,跳得出农门。
张家三兄弟都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老三更是在16岁时就考取华东理工大学。那一年,少年张李桃背上行囊远赴上海,成为同村孩子们心中的偶像。
1998-2002年,张李桃在上海读大学的时候,或许没有意识到,到底是什么原因,父母一直耕种的9.7亩地,一下子扩种到200多亩。
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正值中国农村税赋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张李桃的同龄人离开家乡、出外打工最多的时期,更是改革开放后农村撂荒最多的时期。
2002年8月29日,《土地承包法》正式颁布,规定农民承包的土地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可以流转。于是,张李桃父母的手上,慢漫有了近300亩地,成为无为县较早一批种粮大户??
2006年7月,张家老三硕士毕业,顺利进入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一家新加坡公司,担任销售经理。
然而,就在次年春天,一个小小的意外,却将张李桃推向了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一直疲于打理加工厂和几百亩地的父亲,一天忙中出错从楼上摔了下来。加之现代经营管理的缺位和流动资金的缺乏,张家的生意一直不甚景气,很难再有大的作为。
这毕竟是张家20多年苦心经营的一份家业,怎能无人接棒?
一个家庭的苦恼,放大来看,也是整个农村社会的缩影。2007年1月7日,《中国青年报》刊发《农业大国当患后继无人》一文,引发社会热议“未来中国,准来种地”话题。
就在农村十室九空,年轻人如候鸟般飞往城市的时候,张家老三做出了一个逆向选择:回乡,务农。
“历练,岂止在城?在野,在出。在转型期的乡土中国!”张李桃微博上的这句话,是他当时最真实的心理写照。彼时,这位年仅25岁的年轻人,浑身充满理想主义色彩。据张家大哥回忆,作为兄长,他对弟弟的选择,不支持,也不反对。
“我提醒过小弟,一定要想好两件事,一个是要能耐得住寂寞,农村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踢球还要到镇上去;二是选取农业作为创业的方向,需要打持久战,不是短期就有大的回报。”
“其实,从内心里,还是希望他回去,父母像一盏油灯,耗尽心血供养我们上学,现在,该是子女反哺父母的时候了,不能只顾自己在城里过小日子。”
2007年3月,张李桃还是辞去年薪十万的外企工作,从上海回到家乡无为县红庙镇马塘村,子承父业和粮食打起了交道。
硕士种粮
“回到家乡,我就是一个农民了”。张李桃说。
从小到大,成绩都是第一名的张李桃,又回到了农村,邻居们打趣说,“你念了那么多年书,现在不还是回家种田吗?”
张李桃最想证明给人看的,就是不仅能够打着领带坐在办公室里,同样也能当好农民。回乡之后,他陪加工厂的工人们吃大锅饭,跟他们一起扛包,与他们一起下地干活。
从上海到农村,从外企到田间,心理的落差一点点消磨着张李桃的创业热情。一次,父亲为了历练儿子,让他去新疆库尔勒跑一单生意,“那趟做了60个小时的火车,想想当初在外企的时候,去新疆坐飞机也就3个小时,落差多大啊。不仅如此,以前是每月底公司会把工资打到卡上,现在是每到月底,还要愁着去给别人发钱。”
去年,电视剧《新安家族》热播的时候,里面一个情节让张家大哥感慨不已。剧中主人公因为茶叶生意受挫,把自己关在仓库里不愿意出来。“这些磨难,虽然时空不同,三弟张李桃也都经历过”。
有一件事给张李桃留下深刻印象。2008年1月一个大雪天,张家刚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JA压力变送器说明书.pdf VIP
- ACS800故障代码大全.pdf VIP
- 铁路分公司社会招聘公告.doc VIP
- 第5章过渡金属氧硫化物催化剂及催化作用ppt课件.ppt
- 建筑设计任务书模板.doc VIP
- 一种基于GWO-DBO算法的Web微服务组合优化方法.pdf VIP
- 数学(第七版 下册)(机械建筑类)目录.pptx VIP
- [中国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七年级复习提纲.doc VIP
- 税收实务说课稿徐桂峰.doc VIP
- ISO 10009-2024 Quality management. Guidance for quality too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质量管理. 质量工具及其应用指南.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