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明名士潘之恒女性审美观
晚明名士潘之恒女性审美观
关键词: 潘之恒;女性审美;风尘佳人
摘 要: 女性是晚明名士潘之恒的主要写作对象。他对女性的审美从道德、才艺和外貌三个方面展开。通过他的女性审美观能够看出明代节烈风气的盛行、晚明文人集体征色活动的时尚性以及青楼曲艺的繁荣。同时这一审美观还体现出晚明风尘佳人独特的文化内涵,显示出当时文人在遵守礼法的前提下对女性角色功能的多角度认识,及其对女性才能的肯定,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 B83-0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
the Famous Figure PanZhiHeng’s Aesthetics about Women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LU Fei (Anhui Broadcasting University, Hefei, 230061)Key words: PanZhiHeng; Aesthetics about women; CourtesanAbstract: Woman were the main writing object of PanZhiHeng,the famous figur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His aesthetic about women unfolded from morality, talent and appearance. Through his women aesthetics could see chastity ethos, the prevalence in the Ming Dynasty,fashion of literati levying beauties collectively, and the prosper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and other art forms in brothel. Meanwhile the aesthetics also reflected the uniqu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courtesans in the Ming dynasty, showed that the literati understanded female roles function from different angles with the premise of observing Chinese tranditional morality, especially the affirmation of female talent, haved the important soci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潘之恒(1556-1621),字景升,号鸾啸生、亘生等,安徽歙县人。他是明万历年间著名的文人,在戏曲、诗歌等方面颇有建树,著作甚丰,有《亘史》(一名《亘史钞》)116卷、《鸾啸小品》12卷、《黄海》60卷、《涉江集选》7卷等。潘之恒生于儒商之家,自小深受诗礼熏陶,秉承家族好曲之风,科场失意后便致力于文学艺术,过着“宴游、征逐、征歌、选伎”[1]6的生活。其一生笔墨多付裙钗,周亮工甚至以“姬之董狐”称之。观其著述,除了一定数量的赋咏女性的诗文,还有大量关于女性的传记与描述。其代表作《亘史》的主体构成“内纪”、“内篇”和“外纪”、“外篇”中,记述古今各类女性的文章约占80%,尤其是“外纪”艳部诸卷中,收录当时名姬女伶小传,共计125篇。因此,可以说《亘史》就是一部“女史”。对于晚明一代布衣名士的代表,近些年学界重点关注了潘之恒的生平及其在戏曲表演艺术理论、昆曲演出史等方面的贡献,然对《亘史》、《鸾啸小品》等缺少全面研究,尤其是其中的女性认识未能系统分析。本文立足于明代节烈社会风气,晚明文人集体征色活动的时尚性以及青楼曲艺的繁荣,从美学的角度探讨潘之恒的女性观,在揭示潘之恒女性审美观个性的同时,分析晚明文人群体“征色好妓”的共性以及“风尘佳人”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德、才、色:潘之恒女性审美三维
首先,潘之恒对具备封建传统道德的女性非常推崇。其一是推重女子的节烈。这自然与“王学左派”所强调的生存性悖道而驰,但毕竟是当时知识阶层的主流。《亘史》“内纪”有贞孝、贞感、贞寿、贞节、贞烈、节烈、烈余、女贞诸卷;“内篇”有闺懿、同烈、贞节、闺淑诸卷。单从这些编目名中贞、节、烈等字眼的出现频率就足见他对女性道德的审美要求。为此,他写下如《吴贞烈王氏传》、《汪二娥烈节合传》、《鲍母慈节传》、《谢烈妇》、《侄媳吴氏节行》等大量文章予以歌颂。
在对节妇烈女的道德审美中潘之恒尤重女性的自残与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