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直线运动单元控制系统建模、仿真分析及PID校正
直线运动单元控制系统建模、仿真分析与PID校正
系统分析及建模
1.1 直流伺服环节建模
直流电机电枢回路如下图
图1 直流电机电枢回路示意图
根据克希霍夫电压定律,电枢绕组中的电压平衡方程为:
当直流电机的电枢转动时,在电枢绕组中有反电势产生,一般与电动机转速成正比,即
电枢电流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电磁转矩。一般电磁转矩与电枢电流成正比,即
电磁转矩用以驱动负载并克服摩擦力矩,假定只考虑与速度成比例的粘性摩擦,在有负载情况下,则直流电动机转矩平衡方程为
对物理方程进行拉式变换
代数方程拉氏变换
最终的仿真模型如下图,
INCLUDEPICTURE \d C:\\Users\\SHADIAO\\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72804877\\QQ\\WinTemp\\RichOle\\Q}%Q9W]01[][T(L`1KSWA5H.png \* MERGEFORMATINET
系统传递函数为
在M文件中对其中的La,Ra,Jm,Bm,Cm,Ce,Mf各个参数赋值:
Mf=0.01;
Ua=1;
La=0.001;
Ra=1.2;
Jm=1e-5;
Bm=5e-4;
Cm=0.08;
Ce=0.08;
仿真可得如下响应曲线:
INCLUDEPICTURE \d C:\\Users\\SHADIAO\\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72804877\\QQ\\WinTemp\\RichOle\\5}`TLS23]U7%KY5W(DT%832.png \* MERGEFORMATINET
从仿真曲线可知,响应曲线为周期曲线,是阶跃输入Ua(s)的响应曲线和周期负载输入Mf(s)的响应曲线的线性叠加。
1.2 直线运动单元控制系统建模及分析
直线运动单元控制系统以指定滑动速度为输入量,以实际滑动速度为输出量,若丝杠导程为P,可以建立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
电动机转速与丝杠实际转速之间的关系为:
对物理方程进行拉式变换
物理方程拉式变换
INCLUDEPICTURE \d C:\\Users\\SHADIAO\\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72804877\\QQ\\WinTemp\\RichOle\\0128FFCZ~S}U~Y7Z_`VH2QR.pn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 C:\\Users\\SHADIAO\\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72804877\\QQ\\WinTemp\\RichOle\\@IQ`DTU3`F4[W%XUGHANCIK.png \* MERGEFORMATINET
其他环节与直流伺服电机环节中相同。
最终仿真模型如下:
PID校正过程
直线运动单元系统组成和参数
额定电压U24V反电动势常数Ke0.0307V*s/rad齿轮减速比i29电压放大系数Ka2.4电机电阻Ra21.6转矩常数Km0.0307N*m/A电机电感La1.97mH电动机转子转动惯量Jx4.2x10-7kg*m2丝杠导程P2mm等效阻尼系数Bm0.0005丝杠直径d11.5mm速度增益Ka0.0212 V*s/rad丝杠长度L540mm丝杠密度ρ7.8g/cm3工作台质量块质量m0.315kg电机轴等效转动惯量
在m文件中给各参数赋值,程序如下
clear
clc
open_system(simu);
Mf=0.01;
i=29;
P=2;
pai=pi;
La=1.97e-3;
Ra=21.6;
Jm=5.36e-7;
Bm=5e-4;
Km=0.0307;
Ke=0.0307;
当输入为Vn=1m/s时,系统仿真结果如下
(初始参数:P=50 I=0 D=0)
可见响应曲线与阶跃输入曲线相差很大,下面进行PID调节,减小稳态误差,提高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和准确性,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
1.参数调节
P参数调节
取P=500,由图可知出现了超调,且曲线有很大大的扰动。
取P=200,由图可知有超调,且曲线有较大的扰动。
取P=100,由图可知无超调现象,但扰动较大。
取P=60,由图可知响应曲线比较接近输入曲线且扰动也较小。
综上所述,取P=60比较符合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长蝽科成虫臭腺表皮及腹部毛点毛细微结构研究(半翅目).pdf VIP
- 2021-202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上海专用)解析版.pdf VIP
- 干细胞疗法对关节纤维化性骨化的治疗潜力.pptx VIP
- 干细胞移植治疗关节创伤疼痛.pptx VIP
- 食材配送售后客户投诉处理.docx VIP
- HGE系列电梯安装调试手册(ELS05系统SW00004269,A.4 ).docx VIP
- 电子版一儿一女离婚协议书(3篇).docx VIP
- GB51043-2014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方案.docx VIP
- MIDAS-单梁式钢钢混桥建模助手(钢桥)操作例题.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