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技-5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技-5PPT

第二节 X线摄影基础知识 三、X线摄影体位与方向;胸部后前正位;;2、以被照体与探测器的位置关系;;;4、以被照体与摄影床的位置及中心线入射被照体时与探测器的关系 ;5、以被照体的姿势;;肺站立前凸位 (前后位);;6、以某个部位的功能;;;7、以摄影体位创始人;柯氏位;(二)摄影体位 1、立位 2、坐位 3、半坐位 4、仰卧位 5、俯卧位 6、侧卧位 7、斜位;(三)摄影方向 X线摄影时,X线中心线投射于被检肢体的方向 1. 矢状方向:X线与人体矢状面平行的投射方向。 前后方向(A-P) 后前方向(P-A) 2.冠状方向: X线与人体冠状面平行的投射方向。 左右方向(L-R) 右左方向(R-L) ;3.斜射方向: X线从人体冠状面与矢状面之间射入的投射方向。 左前斜方向 右前斜方向 左后斜方向 右后斜方向 4.轴方向: X线与矢状轴相平行的投射方向。 上下方向 下上方向。;5、切线方向: X线中心线与被检肢体局部边缘相切的投射方向。 6、内外方向、外内方向:中心线经内(外)侧向外(内)侧的投射方向。 7、背底方向:中心线经足背向足底的投射方向。 8、掌背方向:中心线经手掌向手背的投射方向。;前后方向(A-P);;正位;;右侧位;左侧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右后斜位;左后斜位;;;四、体表解剖标志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8.肩峰 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 9.肩胛骨喙突 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到的突起 10.肩胛下角 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 11.内踝 小腿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 小腿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 胫骨上端前缘的突起 14.髌骨 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15.股骨内上髁 膝关节内上方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 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 17.腓骨小头 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到的突起 18.髂嵴 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 19.髂前上棘 髂骨前上方的突起,平第2骶椎高度 20.股骨大粗隆 股骨上端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合高度;(二)、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软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度 5.锁骨中线 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 6.腋前线 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 7.腋中线 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 8.腋后线 通过腋窝后缘的垂线;(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部位 前面观对应平面 侧面观对应平面;X线照片标记;1、X线摄影标记的意义 X线照片是重要的临床诊断资料,是医疗、教学、科研及进行伤残鉴定的依据,因此必须对每一位被检者认真地进行登记,在每一张照片上清楚地做好各种标记。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应用的普及,X线照片的管理逐步由人工方式过渡到计算机管理方式,正确做好X线照片标记是做好照片管理工作的基础。;;2、标记内容 X线片号及序号:X线片号是按照被检者的就诊先后次序编排的数字号码,而序号则是同一被检者摄取2张以上以及在不同的时间所摄取的X线片的数字号码。 摄影日期:每张X线照片上均需标明摄影日期,必要时标明摄影时间。 被检肢体的方位:用上、下、左、右、内、外等标记,表明所摄组织器官的部位。;医疗机构名称:使用全称或简称或汉语拼音或英文缩写。 被检者姓名:采用全称或汉语拼音或英文,便于照片归档。 其他标记 :检查时,有一些情况需要做的特殊标记。 ;3、标记方法 铅字法 键盘直接输入法 辅助(补救)法;4、、标记原则 标记内容不能与诊断区域重叠 按照观片的方位,铅字标记应为正面、清晰 可辩认的字迹 标记内容应尽量在胶片的边缘 铅字排的长轴与被摄肢体的长轴平行(除胸 部正位) ;;;;;;五、X线摄影原则;1、大、小焦点选择原则;一般来说,较薄肢体(如四肢)和不易活动且照射野比较小(曝光量也比较小)的部位(如乳突)摄影时,应选择小焦点摄影;较厚肢体(如腹部、头颅)和呼吸不易控制的部位(如胸部)进行X线摄影时,则应选用大焦点摄影;若采用高千伏摄影技术,也可选用小焦点进行摄影。 ;2、焦~片距和物~片距选择原则;物~片距选择原则是为了保证照片影像有较小的失真度,应尽量使被检肢体靠近并且平行于胶片。若肢体因故不能靠近胶片,可在x线管负荷量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加大焦~片距,减少照片影像的放大失真。 ;3、中心射线和斜射线利用原则;有时为了观察局部结构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可让中心线通过被检部位的局部组织(并非被检部位的中心)垂直射入胶片(如头颅切线摄影)。 斜射线是X线束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