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PPT课件嗜酸细胞性肺炎
嗜酸细胞性肺炎 概述 来源 可见于 哮喘 肺肉芽肿病及血管炎 部分肺间质病 肺寄生虫感染 原发和继发性肺嗜酸细胞增多症 历史及分类 Loffler,1936 Weingaren, 1943 Crofton, 1952 1,单纯性肺嗜酸细胞增多症 2,迁延性肺嗜酸细胞增多症 3,哮喘性肺嗜酸细胞增多症 4,热带型肺嗜酸细胞增多症 5,多动脉炎 特发性嗜酸细胞疾病 单纯性肺嗜酸细胞增多症(1) 单纯性肺嗜酸细胞增多症(2) 急性嗜酸细胞性肺炎(1) 急性嗜酸细胞性肺炎(2) 急性嗜酸细胞性肺炎(3) 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1) 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2) 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3) 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3) 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4) 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5) 高嗜酸细胞综合征(1) 高嗜酸细胞综合征(2) 高嗜酸细胞综合征(3) 高嗜酸细胞综合征(4) 继发性嗜酸细胞性肺病 药物(1) 继发性嗜酸细胞性肺病 药物(2) 氨基水杨酸 非甾体类抗炎药 吸入性倍氯米松 bicalutamide 博莱霉素 卡托普利 卡马西平 氯丙嗪 可卡因 色甘酸钠 乙胺丁醇 金制剂 海洛因 双氢克尿噻 寄生虫感染(1) 钩虫 蛔虫 布鲁丝虫 支睾吸虫 恶丝虫 棘球蚴(绦虫) 溶组织阿米巴 班氏吴策线虫 寄生虫感染(2) 寄生虫感染(3) 寄生虫感染(4) 细菌、真菌、病毒感染 ABPA 结缔组织病和血管炎 其它 * Allen 单纯性肺嗜酸细胞增多症 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 急性嗜酸细胞性肺炎 Churg-Strauss综合征(变态反应性肉芽肿及血管炎) 高嗜酸细胞综合征 ABPA 支气管中心肉芽肿 寄生虫感染 药物和化学反应 单纯性肺嗜酸细胞增多症 急性嗜酸细胞性肺炎 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 高嗜酸细胞综合征 定义 以肺实质局限性实变为特征,一过性血嗜酸细胞增多及胸片异常改变。 病理 间质及肺泡水肿,伴大量嗜酸细胞浸润。 影像学特点 游走性肺实质实变影,单发或多发,边界不清,密度均一,无明显的肺段分布; 无胸膜浸润、淋巴结肿大及心脏扩大。 鉴别诊断 ABPA等由于粘液阻塞引起的疾病,严格按肺段分布 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与此相似,但迁延时间长 临床表现 常无症状 多有哮喘和过敏史 血WBC20000/mm3,以嗜酸细胞增多为主 肺功能:间质受累时,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容积减少 病程1月 概述 表现为急性发热伴低氧性呼吸衰竭,有时需机械通气,发病与年龄无关,仅1/3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 发病机制 不明,可能与机体对某种抗原高度敏感有关; IL-1,IL-5与发病有关 病理 弥漫性肺泡损害,伴肺间质及气腔中大量嗜酸细胞。 影像学特点 与肺水肿相似,病变为非周边性(与慢性者不同)。 早期:肺内网状阴影,Keyley B线 数小时至数天后: 胸片:迅速进展至双肺,下肺重 ,可见少量胸腔积液; CT:肺组织毛玻璃样改变,叶间裂增厚,偶见局部实变影和小结节;很少侵及周围肺组织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肌痛,胸痛,发热 双肺底或弥漫性湿罗音 喘鸣(并发支气管炎时) 肺泡灌洗液嗜酸细胞增多(可高达80%) 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容积下降。 治疗 部分可自发缓解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不易复发 肺功能可恢复正常 概述 男女发病比例1:2 高发年龄30-39岁 病因 曲霉菌 类风湿疾病 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 发病机制 不明;特异质;IgE升高; 受累肺组织中的IL-5,6,10升高; BAL中活化的辅助淋巴细胞; 免疫复合物沉积及IgA分泌至嗜酸性颗粒释 放; CD69\HLA-DR表达 病理 肺泡内以嗜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 肺实质坏死少见; 坏死的嗜酸细胞聚集,周围包绕栅栏样组织细胞; 气腔及巨噬细胞内可见夏科-雷登结晶; 组织间隙中见炎性细胞浸润,有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少量胶原 可见典型的坏死性肉芽肿; 肺血管外膜和中膜可与嗜酸细胞及其它炎症细胞浸润; 无血管坏死和血栓的表现 影像学表现 与单纯性肺嗜酸细胞增多症表现一致,表现为双侧周围肺组织的实变, 不按肺段分布; 持续数天至数周,直至激素治疗干预; 如出现可逆性肺水肿样的肺实变,尤其病变集中于上叶时,应高度怀疑本 病; 1988年,119例中 74例实变分布于肺中外2/3 30例局限于肺周边 5例空洞 2例胸腔积液 2例肺不张 3例结节 治疗后实变影立即好转,出现平行于胸膜的带状不透明区; CT上,分布在周围肺组织的实变影,可见毛玻璃样改变,存在于实变区 或单独存在; 少数可有纵隔淋巴结肿大。 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