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医学.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带下病医学

带下病 病例探讨 彭xx,女,25岁,护士职业,未婚,有性史。 主诉:带下量多与外阴部瘙痒反复发作已半年。 现病史:半年来,经前觉阴痒有量多白色分泌物,经后左下腹痛伴黄色分泌物量多及阴部瘙痒。近一个月,分泌物由白转黄,量多味腥且时有左下腹固定点牵扯痛,走路转身加剧。西医诊断为阴道炎,以抗生素及阴道栓剂治疗后仍易复发。 过去史及个人史 有十二指肠溃疡史。 生活习惯:日夜颠倒轮三班,吃饭时间不固定。 个性:易紧张,但脾气尚好。 经产史:G1P0(3年前人流1次),LMP: 11/1,PMP: 9/26,I/D: 30+/5-7 days,月经偶尔延期,量少一年多,色鲜红,有少许血块,经前腰酸,无经痛。 四诊:望、闻、问、切 望诊:精神可,体型偏瘦。面色白,唇色红,左脸颊少许痤疮,色红。舌体大小正常,微有齿痕,舌尖偏红,有朱点,边尖少苔,舌中后苔黄腻。 闻诊:无特殊气味,语音清晰,尚称有力。 问诊:易疲倦,怕冷,冬天手足冰凉。偶有前额及巅顶疼痛多年,疲劳后加剧,不易入睡,偶有胃脘闷痛,无心悸,夜尿1-2次,纳可。无自汗盗汗,无身重,无阴道干涩活捉热感,大便1-2日一行。 切诊:左弦滑,右弦。 妇科检查: 外阴:潮红 阴道:畅,黄色分泌物 实验室检查 2005/5/23 尿常規: 正常 2005/10/11 CA-125: 3.98U/mL 诊断 中医: 1.带下 2. 腹痛 3.月经过少 证型 肝脾肾不足、气血两虚、湿热瘀结于下焦 西医: 1. 感染性阴道炎 2. 盆腔炎可能 3. 月经过少 带下病概述 正常带下:是指正常妇女,从青春期开始,阴道内流出的少量质粘、无色、无臭的液体,绵绵不断以润泽阴道。 广义与狭义 广义:泛指经带胎产杂等多种妇科疾病(带下医) 狭义: 生理与病理 生理性带下:经行前后、排卵期、妊娠期均有生理性带下增多 病理性带下:相当于西医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表现为带下异常者。 历史沿革 《黄帝内经·骨空论》首见 “带下”之名。 《诸病源候论》专列“带下候”,明确提出带下病之名,并论述其病因病机。 《傅青主女科》列为首卷,并按五色带分别论述,并认为“夫带下俱是湿证”。 病理性带下表现: 量:明显增多 色:即白、黄、赤、青、黑五色带下, 质:或稠或稀;或如涕如水;或如豆渣样; 气味异常:或有腥臭、恶臭气者. 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 致病因素--湿邪 湿邪影响任、带二脉,导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湿浊下注而成。 湿邪有内外之别 外湿:外感湿邪 内湿:指由脾虚失于健运,肾虚失于固藏,所产生的病理产物。 病因病机 脾虚: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气结,损伤脾运。 肾阳虚: 禀素肾虚,或房劳多产。 阴虚挟湿 肾阴偏虚,虚火伤及任、带 湿热下注: 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或肝郁化火,肝热脾湿 热毒蕴结: 经期产后不洁,或术后感染湿毒 带下病诊断 病史: 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摄生不洁或不禁房事,或妇科手术后感染邪毒史。 临床表现 带下增多,伴有带下的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阴部瘙痒、灼热、疼痛,或有尿频尿痛等症状。 检查 妇科检查:急性期有明显的体征 辅助检查:明确病原体。 鉴别诊断 带下呈赤色时与经间期出血、经漏鉴别 带下呈赤白带或黄带淋漓时与阴疮、子宫粘膜下肌瘤鉴别 带下呈白色时与白浊鉴别 辩证要点 颜色:色深(黄、赤、黄绿)多属湿热或湿毒、热毒。色淡(白、淡黄)多属虚寒。 性质:带下量多,色白质稠,多属脾虚。量多质薄,清稀如水,多属肾气虚、肾阳不足。量多质粘稠,色黄或黄白相兼为湿热。 气味:带下有腥味多属虚、属寒。酸秽臭气者则为热甚。带下恶臭难闻,多为热毒内盛之象。 治疗原则 治脾:宜运、宜升、宜燥 治肾:宜补、宜固、宜涩 湿热--宜清、宜利 有些尚需配合外治法,才能提高疗效。 分型论治---脾虚 主证: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或如涕如唾,绵绵不断,无臭;+脾虚湿困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药: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白术 山药 人参 白芍 苍术 甘草 陈皮 黑芥穗 柴胡 车前子 完带汤方解 人参、白术、淮山、甘草 益气健脾(白术重在健脾阳,淮山重在健脾阴) 陈皮 苍术 健脾燥湿 白芍 柴胡 白芍柔肝,柴胡疏肝解郁,升阳除湿 黑芥穗 入血分,祛风胜湿 车前子 利水渗湿 本方脾胃肝三经同治,寓补于散,寄消于升,而补,散,升,消都为湿邪开路,补虚而不滞邪,全方达到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止带的功效。 临床随证加减 湿蕴化热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