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课件“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课件“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察举制 世官制 影响 方法 标准 朝代 先秦时期 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世袭 品德、才学 门第 才能 血缘 地方推荐 中正官评定 考试 将官职限定贵族范围内,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的机会 体现封闭性,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②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史料一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史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史料三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史料四 就官僚政治而言,科举制度通过“学而优则仕”使文化知识阶层与官僚阶层有机结合,提高了官僚阶层的文化构成,维护了封建统治。 ——《科举制的文化意义探讨》 演变趋势: ③选拔趋势: ①选拔标准: ②选拔形式: 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 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 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2010·江苏历史?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1年江苏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2012?江苏历史?21)(13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2分)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5分) *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