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有社会心理视角下公务员热分析
特有社会心理视角下公务员热分析
【摘 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各种压力的日渐增强,近几年,公务员报考人数激增。现有的很多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队伍成为了公务员考试的主力军,与此同时人数还在往上升。“考公务员热”的现状不仅原因繁杂,而且对社会各层级的影响巨大。通过研究发现,公务员热背后有着特有的社会动机支撑,也凸显个体在面对公务员热时出现的盲目跟风、缺乏创新意识的自我弱点。
【关键词】公务员热 社会心理 权力 平等
中国国家公务员被界定为: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2009年和2010年,大学生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都超过了一百万,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 “考公务员热”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据新华网报道,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终报名人数达到1415138人,最热的职位创下了4961∶1的纪录,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筹办的最大规模的公务员考试。今年的“国考”再次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面。牵动人心的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终于在10月24日24:00落下帷幕,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今年报考人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务员报考如此狂热的同时,有不少民间声音提出:考公务员热现象反映出中国实行的是官僚市场经济。本研究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考公务员倾向和态度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群体涉及人文学院、理学院,化工学院、管理学院等8个学院495人,问卷共设26道题,问卷涉及考公务员的倾向、报考公务员类型、报考原因、报考职位、报考意愿和期望、对公务员的认识、对考公务员热的看法等内容等。
一、关于“考公务员热”的调查结果
在贵州五所大学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有效收回589份问卷,男女性别比例为相对平衡的52∶48,其中82.5 %是应届毕业生,68%来自农村地区(其中95%都报考或准备报考公务员),所有调查者当中有58.6%的学生选择考公务员,约20.8%不考和20.6%从未想过,报考文科考公务员的比例高于理科。从报考公务员的类型来看,省市级公务员报考的比例最高,为41.7%,中央和县级及以下总共占了约22.9%,有35.4%的学生表示哪种类型都可以。近80%的学生表示身边报考公务员的人比较多,近91%被调查者认为存在“考公务员热”现象,并表示这种现象会持续存在。
就报考公务员的原因而言,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一是公务员本身的吸引力较大,其他职业不稳定,公务员是“铁饭碗”,工资高、福利好、有社会地位;二是报考者自己真正喜欢公务员这个职业,而且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价值;三是公务员是权力的象征,有权才有钱,好办事;四是有家庭背景,报考公务员是父母和长辈的殷切希望和心愿,自己稳定了父母也安心;五是身边报考的人多,集体无意识的去争取,自己也相信有能力和他们去比拼,抢到一个合适的地位等。
类似于公务员的职位与其他职业对比,仍然有33.7%的学生选择国家行政类工作,而且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这个在外资和民营企业刚好相反,女性凭借本身的交际和语言天赋更愿意进入外资等企业;有12.1%的调查者选择国家企事业单位,国家行政类和企事业单位福利好和稳定的优势吸引了大多数大学生。但与此同时,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只占了总数的22.9%,说明现在大学生的创业思想和创新精神跟不上,不愿意冒险和挑战新事物,不愿承担更多的责任等。
对于公务员的招录比例和机制,多达93.8%的考生都认为“国考”只是一种考试形式而已,并自嘲为“国考炮灰”,62.8%的学生表示虽然没有太大机会但还是可以好好复习和积累,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听天由命,这和中国人的特殊心理不无关系,这从个案访谈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充。在与访谈对象的交流中,笔者从心理学的多层次去了解大学生“考公务员热”背后究竟有怎样的社会心理,从记录和印象中看出,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关乎个人价值观念、家庭环境、朋辈群体影响、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
二、“公务员热”背后特有的社会心理动机
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中,约66.7%的学生认为“考公务员热”和中国人的特殊心理和文化积淀有关,大学生考公务员在心理学上的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权力的渴求深入人心, “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国人的读书就是为了金榜题名、考取功名,也就有了考公务员作为出人头地的思想。朱永新在《论中国人的恋权情结》中指出,传统中国人存在一种“恋权情结”,其本质是对权力的崇拜和趋从,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对权力又爱又怕。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权力是一种可怕的存在。不少人对当官的有一种畏惧的心态,认为千万不能得罪当官的。但是由于权力可以带来荣耀、威严和实惠,许多人都羡慕权贵,追逐权力。千年的文化积淀也在不停召唤着人们向权力倾斜,现代社会的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