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报纸“哈姆雷特之问”.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纸“哈姆雷特之问”

报纸“哈姆雷特之问”   报纸到底应该对其提供的资讯彻底收费,还是应该完全免费,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在2011年春天的时候仍然困扰着英国报业。2011年4月,笔者赴英国对其文化和传媒市场进行了粗略的考察,感觉在一片迷茫之中,问题的答案也在初步显现。      英国报业概况   过去15年里,网络对平面媒体的冲击日渐明显。这种冲击的逐步强化,是通过上网费用的下降、网速的提高和终端设备的不断便捷化实现的。现在人们使用的网络终端,已经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进入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阶段,终端设备的小型化和“随身化”,使报纸受到的冲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中,英国有70家地方中小型报纸死亡,目前9份发行量超过20万份的全国性报纸,也无一例外地面临发行量下降的尴尬局面。数据显示:《太阳报》的发行量,从2000年的360万份下降到2011年的300万份;《泰晤士报》从2000年的70万份下降到2011年的40万份;《快报》和《卫报》的发行量,也分别从2000年的100万份和40万份下降到2011年的60万份和30万份。   英国只有24万平方公里和不到7000万的人口,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从这个意义上看,英国报业市场并不大。因此,当网络时代迅猛到来的时候,一场“大难来时各自飞”的表演上演了。   在经历了地铁报竞争失败后,默多克不仅放弃了《伦敦报》,还彻底地放弃了免费报纸,走上完全收费的道路。他首先对《伦敦时报》、《泰晤士报》电子版收费。此后引入了“微支付系统”,对偶尔访问网站上单篇文章的非订户收费。《泰晤士报》的总经理说:“如果有人愿意为一杯卡布其诺付费2.5英镑,他不会在意花一半的价格阅读一张优秀的报纸”,因为“消费者乐于为一个好产品付费”。   《泰晤士报》网站收费后的表现似乎并不理想,浏览量骤减,只有14%的老读者和1%的非固定读者订了《泰晤士报》的网上服务,更多的人选择了免费的BBC。但是默多克收费的思路丝毫没有动摇,他甚至计划屏蔽谷歌等网站对他旗下新闻网站内容的抓取。   今年4月,新闻集团又推出了基于iPad的全电子化报纸《The Daily》,当然,这份报纸也是收费的。默???克再次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试图开创报业的新时代。《The Daily》会成为烈士,还是第一个成功的全电子化报纸,现在还不知道。   但英国同样存在坚信免费报纸未来的人。这就是在地铁报下午市场竞争中击败默多克的联合报业集团。这个集团在1999年推出第一份免费报――《地铁报》(Metro),目前在伦敦的发行量达55万份,其发行时间为每天的上午;2006年推出第一份下午地铁报――《伦敦休闲》,与默多克新闻集团的《伦敦报》竞争,最终将对方淘汰出局;2009年联合报业将《标准晚报》(又译作《旗帜晚报》)经营权售与俄罗斯富豪列别杰夫,并保留部分股权,当年10月12日正式宣布为下午发行的免费报,同时将《伦敦休闲》关闭,《标准晚报》的发行量升至60万份。至此,联合报业基本垄断了伦敦地铁报市场,成为免费报业的龙头老大。在他们看来,免费是传统报纸获得新生的绝佳出路。   免费策略不仅仅给联合报业带来了伦敦地铁市场的垄断地位,还促使其旗下《每日邮报》的网站成为全球流量最大的英文报纸网站。《每日邮报》网站流量从第二跃居第一的原因也非常耐人寻味:《纽约时报》网络版收费之后,流量直线下降,给了它夺冠的机会。在网络上称雄英语世界之后,《每日邮报》于2011年4月进军美国纽约,设立了自己的采编部,有媒体预测《每日邮报》将在美国市场上发行自己的报纸。   在英国市场上,还有不少免费和事实上免费的报纸和出版物。比如列别杰夫还收购了《独立报》,在伦敦的宾馆和街头繁华地段免费派发。在伦敦很多宾馆里,也有类似《爱尔兰时报》、《爱尔兰独立报》的小型报纸任人选取,从来没有看到人付费,但是如果咨询酒店前台,其实是要付费的,但费用不高,付不付费酒店也无所谓。这类报纸,只有封面和封底是彩色的,其他全是黑白版面,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此外,在英国主要城市发行的中文报纸,比如《英中时报》等,基本上免费发行。   在英国各地的二手房和二手车市场,普遍提供关于车和房信息的免费报纸,开本与小报相同,印刷堪称精美。这些报纸从上游分流了传统报纸的商业资源,导致了报纸发行和广告的下滑。   当然,在英国报业空前激烈的竞争中,也存在大量的中间派:他们在观望,不知道何去何从。这些报纸往往没有雄厚的实力,他们经受不住彻底免费或者彻底收费之后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收费和免费,到底谁更有未来?   我的结论是,技术将推动报业形态的巨大变革,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投入使用,智能手机不断更新换代,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综合性日报将逐步由纸媒体过渡到电子媒体。那些还有能力保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