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言词语在地方报刊中使用
方言词语在地方报刊中使用
何谓方言?这个概念早在周代就出现了,即“殊方异语”。国内的《辞海(语言文字分册)》中对“方言”也这样定义:“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各有特点,是语言分化的结果。”①在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背景下,方言的存在有着社会普遍性。
如今,在相当多的地区,除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方言已经走进了电视媒体传播的视野,融入了许多地方性节目。比如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和《生活麻辣烫》,创下较高的收视率,在全国引起众多仿效之举。又比如电视剧《山城棒棒军》和《外地媳妇本地郎》,受到全国许多观众的喜爱。在地方性的报刊语体中,方言也是点缀其间的一部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方言词语本身具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较一般的普通话词语更具有表现力,更贴近受众心理,可以增添乡土气息和真实感。
方言词语在《成都商报》的使用
《成都商报》是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的一份销量超过百万份的市民报纸。它以其独特的视角报道关于成都市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就是这样一份报纸,在本地语言资源的利用上可圈可点。下面摘录了《成都商报》2010年4月~5月的版面上出现的方言词语。
●2010年4月26日,第24版,社会版新闻《路边散步惹人找来消防孔雀很淡定:报啥警,咱是有主的》
“我的幺儿是蓝孔雀,是可以饲养的。”彭强称孔雀为幺儿。
谈起孔雀的食物和习性,彭强非常熟悉,“经常站在我腿上耍,你对它好它也对你好,很通人性。”
在成都人眼里,“幺儿”不仅可以指人,也可以是主人对自己喜爱的宠物的叫法,以表达疼爱之情。“耍”字是成都人常用的一个词语,代表了成都人的生活态度,不仅娱乐,而且享受这个过程。用在这里好似孔雀都有了人性。
●2010年4月27日,第29版,市民版新闻《蓉城一夜泥浆雨 家家洗车都打挤》
“尘雨”这么凶 空气质量咋还是良?
成都人经常说“凶”,是说厉害、过甚。
●2010年4月28日,第31版,蓉城快报版新闻《场地考试女学员撞穿围墙》
近了,近了,眼看驾照考试科目二“限宽门”最后那道“门”就要顺利通过了――哦豁,围墙被撞垮了!
“哦豁???一词用在成都人嘴里表示惋惜、完了的意思,语气很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2010年4月28日,第37版,市民版新闻《110哇,白鹭被风筝线绊住了》
“小心飞,不要再被挂到了哈!”陶先生笑道,看着白鹭飞向远方。
“哇”、“哈”都是成都人说话的口语词,带着亲切。
●2010年4月30日,第43版,情报站版新闻《走 到春熙路商圈集体抢相因》
成都话“相因”就是便宜的意思,用在这里能激起大家消费的热情。
●2010年5月6日,第21版,市民版新闻《昨夜风骤起至少3~4级》
警觉的贺先生立即跑出去一看:一块巨大的广告牌被风吹倒在自己车子的前挡风玻璃上!“幸好我不在车里哦,不然就算不受伤也要被吓安逸。”
成都人把“安逸”用得很广泛灵活,平时可以形容心情舒畅、惬意。但用在这里是被吓惨了的意思。
从以上这些出现在《成都商报》上的方言词语可以看出,人们已经接受并喜欢阅读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话语。仅仅是几个简单的方言词语点缀其间,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读起来妙趣横生。试想,如果把上面列举的这些方言词语用标准的普通话词汇代替,那文章读起来将是寡淡无味的。
方言在报刊语体上的功能
方言词语用在报刊版面上,除了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阅读效果外。它对报纸打造自身的个性风格,保护民间语言资源也是有一定贡献的。
1.凸显地域特色,构筑与外来报纸的特质差异
对于本土创办的报纸而言,本土化是抵御外埠强势报纸的重要手段。在成都报业市场上,不仅有本地的强势媒体《成都日报》、《华西都市报》,更有众多的外埠报纸《参考消息》、《环球时报》、《南方周末》等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持“川味”风格,打上成都这座城市的烙印,是吸引本地市民的有效方法。
从传播效果上来看,成都人对《成都商报》已经有了相当的忠诚度,每天看《成都商报》是不少市民生活中固定的一部分。其中,方言词语的运用是凸显报纸地域特色的一个重要方法。“地方情结”使观众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让读者感觉真实、亲切,像在阅读自己的故事。
2.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本地语言资源
在全社会都推广普通话的大环境下,方言越来越萎缩,愿意说方言的年轻人正在减少。如何将民间的语言资源保护和传承下去,这是语言学者正在思考的问题。吕叔湘先生就十分重视对方言的保护和研究。允许地方性媒体上适当出现方言词语,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方言产生的外部条件最主要的就是地域历史文化因素,其来源主要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