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另类表达狂欢与颠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舆论另类表达狂欢与颠覆

网络舆论另类表达狂欢与颠覆   摘要: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中国网络舆论的另类表达,即“群氓喧哗”的狂欢:扭曲形塑政治人物的漫画,散布隐射政治的民谣,肆意、愤激的网评等多种新闻生产模式。其实质乃是网络新闻生产颠覆官方公共领域。“中华女”事件看似毫末之端,却折射出网民压抑已久的愤激情绪。以传播学视角透视“强国论坛”的舆论生产,反观民间话语自由度与官方公共领域的对抗。   关键词:巴赫金 狂欢 网络舆论 另类 公共领域      网络舆论另类的研究现状   目前网络被看做是由无数个充满矛盾、分歧、冲突与争论的空间所构成的场域,同时也是处于支配状态下的民众争夺话语权、形成反抗霸权力量的另类公共空间。在此,民众不再是被动的受众,而成为另类传播者和创意文化的生产者。在民众传播的另类公共领域中,带有强烈的反对官僚主义色彩,要求恢复言论和集会、结社的自由,要求政府决策透明化等。港台学者认为,中国网络成为另类公共领域有两层意义:一是在一个公共表达渠道阻塞、新闻传媒不够独立的社会环境里,网络的普及化扩大了公共传播,赋予公民传播和反抗的权利。二是网络的政治传播趋于美学化和风格化,那些微妙的、匿名的、不易被官方所察觉但却充满颠覆能量的讽刺语言和影像,成为市民,特别是青年群体日常生活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但民众的另类传播和创意文化生产却表现出“群氓喧哗”的狂欢,即扭曲形塑政治人物的漫画,散布隐射政治的民谣,肆意、愤激的网评等多种新闻生产模式。这恰好印证了俄国学者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狂欢文化在西方文化传统中由来已久,在整个中世纪一直处于欧洲通俗文化的主导地位。巴赫金在文艺研究中发现:“狂欢是一种反抗霸权力量、是建立自由民主的理想世界的文化策略。狂欢建构了一个‘颠倒的世界’,通过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戏仿,使生活由严肃的现实状态转入暂时的游戏境界中,人们忘却了阶级、等级和身份,在诙谐的笑声中获得自我的释放。”①因此,网络新闻生产的实质即是挑战并颠覆官方公共领域。“中华女”事件看似毫末之端,却折射???网民压抑已久的愤激情绪。通过对网民政治传播活动及抵抗文化的讨论,我们将展示网络空间如何被策略性地挪用来形塑批判的公共性。   网络舆论另类的表现:狂欢   西方学者指出,网络传播赋予民间团体进行设定公共讨论议题、生产批判论述和观点、自我组织结盟和动员集团行动的权力。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体也出现类似的趋势。除了表达诉求容易引起主流媒体报道外,网络传播也利于民众把有相同理念的人集合在一起,形成有别于官方所给定的认同政治。被网络舆论热炒的新闻事件――“中华女”与女记者互殴即是典型。网民质疑官方媒体公布的视频的真实性,乃是刻意剪辑,目的是维护官方的形象;而网络中流传的完整视频则反映了网民对官方媒体的对抗精神和质疑勇气。事发后,“中华女”司机旋即遭到官方媒体的身份曝光。网民则以人肉搜索的方式同样曝光了挨打的女记者。由此可见,民众对抗官方媒体的态度斩钉截铁。   本文选择国内知名论坛“强国论坛”为分析对象,并结合评论、博客、QQ图片等多种传播渠道全方位解析该事件,透过网络舆论窥视当今网民新闻生产与官方公共领域的对抗程度与反叛情绪。就影响官方决策的权力而言,网络论坛属于“弱公共领域”,然而这个非正式的领域所表达的多元价值、利益和经验却不容忽视。我们注意到尽管论坛中不乏理性的评论,但充斥于论坛的多数还是质疑、偏执的声音。如批评主流媒体报道的谩骂、另类的政治观点、含沙射影的词汇、小道消息、诽谤等,都通过这些论坛渠道来动员社会其他成员。   事件回放:驾驶一辆中华车的女司机违章后,不愿接受贵州电视台女记者采访而发生肢体冲撞一事最先在贵州法制网公布:“2010年3月23日上午,贵州电视台第5频道《法治第一线》栏目记者在贵阳中华路上拍摄一名开中华车违章的女司机时,遭到了该驾驶员的野蛮殴打。此事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贵州法制网)接着红网在当晚以一条《强悍“中华女”郭丽当街暴打贵州电视台女记者》的帖子迅速引起网民关注。此时网上曝光的是被删剪过的视频,即视频中完全是记者挨打的镜头。因此,“强国论坛”中网民的态度一边倒地同情女记者,25条帖子均谴责“中华女”,且情绪激动,用的都是爱憎分明的词,如“蛮横”、“骂骂咧咧”、“恶劣”、“凶狠”、“恶语辱骂”、“嚣张”等,并号召网友人肉搜索女司机,称其座驾“中华车”为“豪华车”。论坛中弥漫着“仇富”情绪。   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3月25日,浙江卫视将完整版视频曝光后改变了舆论的导向。完整视频中“中华女”也有多个挨打的镜头。女记者凭借手中的话筒更显威力,而“中华女”徒手搏斗反而受伤更多,尤其是脸颊被女记者扯变形的截图更是传遍各大网站和QQ。于是,“强国论坛”的舆论旋即发生惊人逆转:网民开始人肉搜索女记者;开始否定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