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金伞一个诗人名字.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金伞一个诗人名字

苏金伞一个诗人名字   别林斯基说:诗人“不仅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一个人”。(《评莱蒙托夫的诗》)   当然,诗人应该用自己的作品说话,然而比作品更重要的,是诗人的品质,即诗人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真正的诗人,不仅用作品感动着世界,更用自己的品质为他所生活的世界树立起精神的丰碑。他们是勇敢地面对整个世界的人,是以其敏感、丰富的心灵去感受和触摸世界苦难的人,是永远向世界袒露自己心灵的人。而唯有这样的人的诗,才有可能使人们通过它去感悟世界、体验人生。正如埃得施米特在《创作中的表现主义》中所说的那样:“诗人的伟大乐章就是他所体现的人。”   苏金伞,就是一位其人让我们缅怀不已、其诗让我们咀嚼再三的真正的诗人。他一生创作新诗300余首,均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思想价值。自然清白,是其为人。也是其诗作的基本风格;童心真心不泯,人的气质与诗的意境完美统一,是诗人的基本特色。1995年台湾九歌出版社出版的《新诗三百首》中收录了苏金伞的《头发》。余光中在序言中说:“我一向认为苏金伞是早期诗人中虽无盛名却有实力的一位,却未料到他能写出像《头发》这么踏实有力、捣人胸臆的好诗,并且立刻认定,此诗虽短,撼人的强烈却不输鲁迅的小说。”   著名学者程光炜曾经对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给予高度评价:“苏金伞先生是另一方面的例子。文学史对他的冷淡不仅未能影响他晚年的创造力,相反,文学史轻率的裁决倒是证明了他写作方向的正确性:对灵魂的忠实而非对时代风气的忠实。在历史的一个个所谓‘转折期’。他没有留下其他著名诗人那样的‘代表作’,然而,却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承受住了时间检验的诗人。他的写作被证明是有效的,而不是像诸多的诗人一样,当历史翻过新的一页,他们的诗也随即被历史的书页翻掉了,销声匿迹了。”      一、赤子一样高洁的诗心      “不管跟谁说话/披肝沥胆的倾吐”(《雷》),这是苏金伞的诗句,也是他的诗歌宣言,更是他赤子一样高洁诗心的真诚袒露。从1926年的《拟拟曲》到1996年的《四月诗稿》,在长达70余年的创作历程中,诗构成了苏金伞生命的全部,???为诗而生,亦为诗而死。当祖国和人民遭受磨难的时候,他用一颗宽厚、赤诚的心,抒发着对父老乡亲的同情和挚爱:“汗褂烂了,/改给孩子穿;/又烂了,/改做尿布。最后/撕成铺衬/垫在脚底下/一直踏得不剩一条线!”(《汗褂》);“马蹄群??走过,/带着女人的啜泣声/和孩子们的帽铃声。/破音的唢呐,/呜呜啦啦地吹过来,/同样令人哭泣的调子,/我辨不出是在埋人呢,/还是在娶亲……/瞎子的算命锣,丁丁当当地敲着自己冷清的命运……我想问问明天的遭遇,/但他的眼前比我还黑”(《窗外》)……诗作表现的杂乱、凄凉、悲怆的氛围,正是黑暗中国的缩影。当人民当家作主、扬眉吐气的时候,他歌唱光明,歌唱新生活:“一树一树熟透的苹果,/染红了累累阳光。/繁花开出她的春天,/满园的苹果/炫耀着她的收成”……他把心中的满腔激情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人民和脚下的土地。他的诗之根深深地扎在中原文化丰厚的土壤里,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艾青说过:“高尚的意志与纯洁的灵魂,常常比美的形式与雕琢的词句更深刻并长久地给人以震动”(《艾青诗论》),这句话用在苏金伞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没有一只鸟在这里撒过谎语,/也没有一朵花在这里骗过春天”(《登鼓楼》),像这只痴情的鸟儿和这朵报春的花儿一样,苏金伞的每一行诗都饱含真情。而这真情源于他“高尚的意志与纯洁的灵魂”,“把蓄积起来的温暖,/全部倾倒出来,/以抚慰寒冷的世界”(《芦花和棉絮》)。苏金伞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贫困和流离中度过的,虽然他的家庭和个人都曾蒙受苦难,“惆怅的是桨,渺茫的是我的方向”(《元宵夜步》),但他并不流于对于个人经验的推演,而是由己及人、由此及彼地洞悉世界以及世界上同样蒙受苦难的灵魂,经由个体进入更为广阔的时空,显示出更为深邃博大的情怀。苏金伞的这种创作境界不仅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品质,同时也为我们评估诗歌价值提供了一个标准。      二、大地一样的深厚诗情      苏金伞是豫东大平原哺育出来的乡土诗人,他写作的根,源于他对故乡文化、生命和土地的本真认识。苏金伞的爱深沉而偏执:他热爱家乡和世世代代生活在家乡土地上的农民。就像田野上一株成熟的稻穗,他怀着宗教般的圣洁之心,一直低着头,默默地凝视着故乡的土地、土地上的阳光和在阳光下生活着的人们。他的一生都“走在像鼓胀的蛙背/吱吱在脚下发响的田间小路上”(《雨后》),因而他的诗歌也就蕴蓄了土地一样朴实、宽厚的品格与精神内涵;他的诗歌语言也亲切平实得像呼吸一样自然。   用语言反映时代的心声,关注那些挣扎在底层的劳苦者,是苏金伞早期诗歌的主要内容。他前期的诗歌创作多以中原的农村风貌和农民生活、命运为核心,以自然清白的语言和自由、简短的体式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