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新闻采访五个基本要求
论新闻采访五个基本要求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一种职业性的调查研究。不少有经验的业内人士都有“新闻报道是七分采三分写”的体会,可见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自己对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和采访实践,我认为新闻采访对记者来说,要有“耳聪、目明、口巧、脑活、腿勤”等五个基本要求。
耳聪――善于倾听
新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但记者的活动区域却是有限的,因此很多新闻线索是听来的。善听是采访中必备的条件之一,善听的记者,哪怕只听到一句有用的话,也要抓住不放。无论是在办公室、电话里、公共场合,不管是不是在采访中,都要侧耳倾听,做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怎样才算善听呢?就是要从一般的生活现象中听出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从谈话中听出有价值的新闻和有特点的材料。
许多有经验的记者采写的独家新闻都是听出来的。比如,1982年11月10日上午8:20,前苏联领袖勃列日涅夫突然逝世,而出于政治考虑,这一天当局并没有发布任何消息。但路透社驻莫斯科的记者当晚就发了新闻。原因是他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广播里播放的乐曲没有一首是欢快的,全都像哀乐;当晚电视要转播的冰球比赛在没做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取消了,改为演奏贝多芬的古典钢琴曲,而这种节目的改换常常是苏联首脑逝世的惯例。于是记者马上打电话询问,并于当晚发了勃列日涅夫逝世的消息,成为全世界最早的独家新闻。
除了听出新闻线索之外,还要学会听出有价值的材料,也就是说听出它的新闻价值。一次,我到一所师专采访,在有关领导一个多小时的教改情况介绍中,几乎没有发现兴奋点,直到谈到考试制度改革时,有人说了一句“中文系的学生发表两篇作品、新闻系的学生发表两篇新闻,写作课就可以免考”,我才觉得眼前一亮。深入采访后,以《文章发表 写作免考 某某师专改革考试制度》为题写出一篇消息。
记者要想有两只敏感的耳朵,就要扩大、培植、积累信息来源,而做到这一点,就要广交朋友。这些朋友是记者的“侦察员”、“观察员”、“联络员”、“信息???”和“情报员”。记者要和四种人交朋友:一是知情人,二是智囊人物(专家、学者、决策者),三是代表人物,四是新闻联络员、发言人和通讯员。总而言之,记者的耳朵要像猫和狐狸一样灵,才能听到新鲜之事、听出弦外之音。
口巧――善于提问
美国资深记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说:“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①善于提问,首先要尽量从寻求采访双方的共同点开始,通过共同的爱好、习惯、话题、认识,甚至共同的出生地等,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以便使采访顺利地进行下去。老记者艾丰举了一个采访一位小学教师的例子,说记者谈话可以有这样三种开头:1.“请问您,小学教师都是什么文化程度啊?”2.“小学教师给人的印象很深,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那个小学一年级的教师。”3.“我妈妈就是小学教师,小学教师的甘苦我虽说没有亲身体会,却也亲眼目睹。”②这三个开头中2、3显然要比1好得多。这正如杰克?海敦所说:“采访对象越是喜欢你,越是信任你,就越肯向你提供新闻。”
其次,要提对方喜欢的问题。而采访对象最喜欢的提问往往是“行家的提问”、“正中下怀的提问”和“有特点、有新意的提问”。所谓“行家的提问”,就是记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如果跑房地产的记者不知什么叫“容积率”,跑教育的记者说不清楚何谓“两基”,采访就难以进行。反之,如果你是个内行,提问就变得轻松、直接并能引起被采访者的注意和愿意回答了。美国记者利布林在采访赛马骑师艾迪?阿卡罗时,第一个问题是:“你的左马蹬皮带要比右蹬皮带多放长几个眼?”这一问,使后者打开了话匣子,他谈了足足一个小时,完了他说:“看来你一定跟骑师们混得挺熟。”
“正中下怀”的提问是指你问的正好是采访者最想说、最愿说的内容,而能否提出有特点、有新意的问题,是一个记者采访水平高低的标志。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因在采访中敢于提尖锐问题而出名。她的提问不仅尖锐,而且颇具特点。比如,1980年8月她来中国采访时,这样向邓小平提问:“天安门上保留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据说,毛主席经常抱怨你不太听他的话,不喜欢你,这是不是真的?”如此别具一格的提问使她得到了不同寻常的信息。
目明――善于观察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把每件事都看作是新鲜的、独具特点的;同时,他又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
为什么要用孩童般的眼光来观察呢?因为记者要像孩子那样具有好奇心,用这种眼光来观察事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6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教材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1000HP钻机总结.doc VIP
- 机械制图(第二版)全套PPT课件.pptx
- (2025秋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 猜数游戏》PPT课件.pptx
-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Sharp夏普扫描仪DW-D20HZ-W DW-D20NZW3 CF-20HZW 3用户手册.pdf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C站JUE-85中文操作说明书-07-9-10.pdf VIP
- 智能融合终端通用技术规范2025.docx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卷(1116下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