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穴压豆疗法PPT
耳穴疗法;;耳穴的概念:
是指分布在耳郭上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特定区域(典型的全息现象)。
能反应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可诊、治、防疾病。
;耳穴诊疗的中医学基础理论;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灵枢·经脉》:
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
手少阳明之别,名偏历,······入耳合为宗脉。
;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素问·金匮真言论》: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
《太素》:
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者,肾者水也,心者火也,水火相济,心气通耳,故以窍言之···
《证治准绳》:
心在窍为舌,以舌非孔窍;故窍寄于耳,则 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
;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手太阳、手足少阳、手阳明等经脉、络脉、经别均入耳中,足阳明、足太阳的经脉则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六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也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而与耳相联系。
五脏之中,耳与肾脏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心、肺。
当经络脏腑功能失调,发生病理变化时,常会在耳穴出现“阳性反应”,如压痛、变形、变色、结节、丘疹、凹陷、脱屑、血管、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都是耳穴防治疾病的刺激点。
;耳穴的源流:
?1:两千多年前,《内经灵枢》记载“耳者,宗 脉之所聚也”就运用耳廓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并一直流传发展。
?2:1958年法国医学博士诺基尔发现并首次提出耳廓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图。
?3:1995年美国国际耳穴培训中心提出耳穴近脑学说、耳穴作用原理与中枢神经、自主神经、体液系统、免疫系统、遗传系统、病理形态系统有关,充实了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耳廓分为:
凹面的耳前
凸面的耳背
;耳廓;;
人的耳朵像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分布规律:
与头面相应的耳穴在耳垂和对耳屏;
与上肢相应的耳穴在耳舟;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
与内脏相应的耳穴集中在耳甲,其中与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在耳甲艇;与胸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在耳甲腔;
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多在耳轮脚周围呈环形排列。;1、耳轮;耳轮结节;(1)耳轮——耳郭外缘向前卷曲的部分。
;(2)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又称达尔文结节。
;(3)耳轮尾——耳轮下缘与耳垂交界处。
;(4)耳轮脚——耳轮深入到耳甲腔的横行突起。
;(5)对耳轮——与耳轮相对的隆起处。
;(6)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的分支。
;(7)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下的分支。
;(8)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窝。
;(9)耳舟——对耳轮与耳轮之间的凹沟。
;(10)耳屏——耳郭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
;(11)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的隆起。
;(12)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3)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4)轮屏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
;(15)耳甲——是由对耳屏和弧形的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下缘围成凹窝。
;(16)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17)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18)耳垂一耳郭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概念:通过在耳廓穴位上压贴各种药豆,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的反应,从而达到疏通气血、调节阴阳、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又称“耳穴埋豆”,“耳穴压贴”,“耳穴压丸”等。
材料种类:王不留行籽、油菜籽、绿豆、六神丸等。
选穴法:望诊法、触诊法、压痛法;耳穴检查
1.看:肉眼观察耳穴区域有无变形、变色、丘疹、脱屑、结节、充血、凹陷等。
2.压:探针或针柄对耳穴均匀缓慢地按压,找出压痛点。
3.摸:手指轻抚耳廓,检查耳穴区有无结节、隆起,并查其大小、质地、边缘。
4.测:电子仪器测定耳穴皮肤电阻变化,找良导点。
;1、耳穴预防:改善视力,晕车晕船。
2、耳穴保健:戒烟,戒酒,减肥,美容,抗衰老。
3、耳穴治疗:
①疼痛性疾病: 牙痛、肩颈痛、痛经、扭伤。
②急性炎症:咽喉炎、肠胃炎、牙周炎。
③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哮喘、鼻炎
④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
⑤精神、神经性疾病:神经官能症。
⑥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
⑦其他:便秘、肢体麻木等。
总之,内外妇儿等病症200余种,有效率83~99%
尤其对急性炎症和疼痛性疾病疗效显著。
;
1、严重心脏病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行STA-MCA吻合术期间脑氧供需平衡的监测PPT.ppt
- 缺血性卒中优化他汀治疗PPT.pptx
-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规范(基础篇)0523PPT.pptx
-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PPT.ppt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级二级预防2010年版---潘PPT.ppt
- 网状Meta概述PPT.ppt
- 网点拜访销售技巧培训PPTPPT.ppt
- 罐装饮用水项目模板PPT.pptx
- 网络上报-张洪洋PPT.ppt
- 网瘾成因与策略PPT.ppt
- 股东转让股权合同协议(标准版).docx
- 大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风险防范报告.docx
- 2023年广东清远市清城区水利局公开招聘专项工作聘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二级稳压装置项目建议书.docx
- 大数据隐私保护技术深度报告:从物联网到智能家居2025.docx
- 太阳能电池材料研发动态:2025年新型封装材料在光伏发电中的应用前景报告.docx
- 2025北京版高考英语第一轮基础练习:传统节日与文化(含答案).pdf
- 技能鉴定-机修钳工(高级)真题库_4.docx
- 基因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现状解析与2025年国际合作报告.docx
- 增强现实(AR)技术引领文旅产业未来:2025年应用案例与行业竞争力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