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牡丹区“新农保”情况调查与思考
关于牡丹区“新农保”情况调查与思考
摘 要:菏泽市牡丹区是山东省委确定的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六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也是全国新型农保制度改革八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为拓宽农民养老金正常调整资金来源,牡丹区开辟了三条筹资渠道。除政府补贴外,农保基金保值增值收益部分,中央和省、市财政对农保的扶持等,都将优先用于为领保农民增加养老金,以建立农民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制度改革
自2010年10月份以来,本人与牡丹调查队部分同志,对菏泽市牡丹区作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情况以来的有关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入户访问,座谈分析等方式对牡丹区西城办事处、何楼办事处和沙土镇三个试点镇进行了专项调查。
一、新农保解除了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
牡丹区是山东省委确定的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六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也是全国新型农保制度改革八个试点县(市、区)之一。在上级既没有文件要求也没有下拨资金的情况下,虽然地方经济欠发达、财政困难,但仍然决定自加压力,主动为农民提高养老金待遇,目的是真正践行科学发展观,让老年农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使农村弱势群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也是为了化解物价上涨对农村老年人生活带来的影响,改善低收入群众生活。同时体现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为拓宽农民养老金正常调整资金来源,牡丹区开辟了三条筹资渠道。除政府补贴外,农保基金保值增值收益部分,中央和省、市财政对农保的扶持等,都将优先用于为领保农民增加养老金,以建立农民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
从2008年1月1日起,牡丹区在全国率先对普通参保农民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标准。提高标准主要是参考牡丹区经济发展水平和2007年居民消费指数(CPI)的增长幅度确定。为体现尊老敬老、老人优先的原则,对65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所倾斜。同时也兼顾体现了早参保、早受益、多受益的原则。1997年12月31日前达到领取年龄的,每人每月增加原领取??准10%的养老金;1998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前达到领取年龄的,每人每月增加原领取标准9%的养老金;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3月1日前达到领取年龄的,每人每月增加原领取标准8%的养老金。平均提高幅度为9%。提高待遇所需资金从牡丹区政府财政补贴资金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列支。
“没想政府能给农民提高养老金待遇!没想到俺一个月就增加了54块钱!更没想到政府还建立了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牡丹区北城办事处农民赵俊莹领到2008年度养老金8820.84元后,就连说了三个没想到。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
“今后还会再给咱长哩!”和赵俊莹同行的南关村农民朱曰磊体会更深。他高兴的是不光这回长了10%,更高兴的是农民养老金以后能够正常增长。他今年70岁,眼看着在企事业单位退休的亲戚邻居一回回提高养老金,自己的领保标准却10年一成不变,难免着急。原来提过几次,都因为农保制度没有规定而作罢。
二、牡丹区农民已具备参加新农保的基本条件
据牡丹区新农保办公室2009年5月25日至6月1日通过问卷方式对500人进行的调查显示:
1、具备参加新农保的经济基础。被调查的500人中年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11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3.2%,4000至8000元的372人,占74.4%,8000元以上的12人,占4.8%。虽然农民收入差距较大,但76.8%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上,已具备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基础。
2、具备参加新农保的思想基础。被调查的500人中愿意参加新农保的农民437人,占被调查总数的87.4%,不愿意参加的农民34人,占6.8%,无所谓的29人,占5.8%。如果宣传力度加大,政策更加优惠,实际参保率应能够达到90以上。
多数农民愿意拿出年人均纯收入的5%——8%用于缴纳新农保费,其中:选择4%的145人占总数的29%,选择5%的165人,占33%,选择6%的83人,占16.6%,选择7% 的33人,占6.6%,选择8%的74人,占14.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选择5%——8%的共355人,占总数的71%。
3、农民对养老所需费用的期望值。77.6%的农民认为每月需要基本生活费在100元以上,200元以下,这一数字高于牡丹区农村低保标准,但远远低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水平。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需要基本生活费:认为100元以下就行的占2.4%,需100—150元的占61.4%,需150—200元的占16.2%,需200—250元的占8.2%,需250元以上的59人,占总数的11.8%。
三、新农保实施中的难点问题
1、正视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研版(孙有中2024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6 My sweet home Period1 Welcome to my home优质课比赛课件.ppt VIP
- 城市遥感知识学习.ppt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工程机械租赁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VIP
- 中药临方炮制的现状及进展.pdf
- 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110-4-2008.pdf VIP
- 水处理生物过程.ppt VIP
- 克莱门特w3000用户手册(中文版).pdf VIP
- 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管理规定.pdf VIP
- 毕业设计-电动叉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