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腔镜手术中护理风险与预防
腹腔镜手术中护理风险与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方法:我院2009年5月~2010年8月共对305例患者实施了腹腔镜手术,手术过程中加强护配合,实施了风险干预。
结果:302例顺利完成了腹腔镜手术,3例因胆囊动脉出血、腹腔黏连严重中转开腹。1例因患者手臂固定不牢触及输液架发现及时未发生电灼伤;2例发生轻度皮下气肿,其余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
结论:对手术患者术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早预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是保证手术顺利开展和患者安全的护理关键。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护理风险 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53-01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operation,LO)由于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而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1]。由于腹腔镜手术器械依赖性较强,要求腔镜室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器械的性能,更要能对手术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有预见性,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实施和患者的安全。我院2009年5月~2010年8月对305例患者成功实施了Lc,现将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风险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防范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5例,男132例,女173例。年龄30~75岁;体重46~76kg。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3例,阑尾切除术5例,肾囊肿去顶术1例,肝囊肿去顶术1例。卵巢囊肿切除术58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8例,输卵管妊娠物摘除术46例,盆腔黏连松解术3例;手术时间50~180min。
1.2 手术方法。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建立CO2腹。采用4孔法手术198例,采用3孔法手术107例。
2 结果
本组305例中,302例顺利完成了腹腔镜手术,3例因胆囊出血、腹腔黏连严重中转开腹。305例中1例因患者手臂固定不牢触及输液架,发现及时未发生电灼伤;2例发生轻度皮下气肿,其余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
3 讨论
3.1 电灼伤。由于Lc中常规使用电凝或电切器械,如果术中出现短路现象,易引起患者皮肤或脏器灼伤。通常短路是由于负极板粘贴不牢固、位置不恰当、负极板术中浸湿及术中意外回路形成等原因造成。所以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心脏有无起搏器、体内有无金属物(如???板、固定针等);负极板应选择在肌肉丰满处、避开易出汗及多毛发、有疤痕部位,腹腔镜手术多选择在大腿外侧,而截石位手术的负极板应粘贴在小腿处,以避免消毒液、冲洗液浸湿负极板。注意一次性负极板应避免重复使用。另由于术中患者肢体未固定或固定不牢固或偶有手术医生不慎将电凝或电切置于患者身上,如果铺在患者身上的布巾被冲洗液或消毒液浸湿,此时易形成意外回路而灼伤患者。笔者曾遇到1例术中患者手臂不慎触及输液架,形成意外回路而电凝不工作现象,因及时检查而避免了意外。所以术前应妥善固定患者的四肢,术中当电切或电凝不工作时,切不可盲目加大功率,应立即暂停操作,仔细检查回路的各个环节,同时术中器械护士应密切关注术者使用后的电切或电凝的放置。此外,由于电切或电凝的控制阀是弹簧构造,长时间使用有失控现象,术中使用后放松控制阀但电切或电凝仍处于工作状态,而术者不能觉察,此种情况极易发生灼伤,所以术前应严格检查手控或脚控的弹簧功能,保证各环节性能良好,避免电灼伤发生。
3.2 感染。
3.2.1 器械处理不当引起的感染。有研究认为,清洗是消毒灭菌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清洗能去除器械95%以上的病原体。腹腔镜器械构造较复杂,如果清洗不彻底,将达不到灭菌的目的,易引起严重感染。手术完毕应及时用流水冲洗器械的表面血迹,因残留在器械上的血、有机物会使细菌产生保护膜而影响灭菌效果,故冲洗过程中须将全部零件拆至最小单位,阀门打开,特别是带有螺丝、弹簧及空腔的器械如吸引器、气腹针、Trocar等,管腔应用腹腔镜专用毛刷反复洗刷,钳夹部位张开用小毛刷刷洗,高压水枪冲洗管腔。清洗后须进行超声酶洗,因为医用加酶洗涤剂能有效松解和去除粘附在内镜器械上的有机物的数量,从而增强清洁效果,此环节必不可少。严禁将光学视管放入超声机清洗。对于光纤线、电源线由于易损坏、易老化,不能接触水,所以使用时用酒精消毒接头部,并以一次性塑料保护套做保护性隔离,操作中应注意密封保护套口,防止接头部污染。
3.2.2 戳孔感染。手术野或脐部备皮不到位、手术器械的消毒不彻底、反复多次从戳孔处取标本、标本污染戳孔所致。术前接患者时应认真检查病区护士备皮是否到位,如果不到位,则应进行补救;规范手术器械的清洗与灭菌;为术者准备好标本袋,徐敏等[2]认为避孕套可制作为腹腔镜标本袋,使用方便快捷、安全无毒。
3.3 气腹压过高
文档评论(0)